父母|发现宝宝行为举止“怪异”,原来是这个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关注( 二 )





父母|发现宝宝行为举止“怪异”,原来是这个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关注
文章插图

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那么家长就可以选择一些正能量的、教孩子学习好习惯的内容来看,避免打斗暴力的内容。如果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某种爱好,也可以从模仿开始培养,比如画画、乐器、跳舞等。3)明确是非,及时纠错孩子年龄小模仿能力强,但是辨别能力弱。他们在模仿的时候只是觉得好玩或者听别人说得多、做得多,并不知道这句话、这个动作代表的真正含义。



父母|发现宝宝行为举止“怪异”,原来是这个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关注
文章插图

比如看动画片奥特曼在打怪兽,年纪小的孩子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只是记住了他们打斗的样子。当和别的小朋友有冲突时会模仿打斗行为,其实他并不了解这种行为叫“打人”。父母的引导就很关键,发现孩子有错误的模仿行为,及时纠正并制止。进行正方向的引导,教会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明辨是非。孩子不同年龄段,模仿的内容不同孩子出生3-4个月后,能够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对父母做出的喜欢的行为会有明确反应。



父母|发现宝宝行为举止“怪异”,原来是这个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关注
文章插图

5-7个月的孩子,开始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还不能完全模仿,比如妈妈说了一句话,他可以重复最后一个字。父母引导玩玩具,孩子能完成其中的一个环节。1岁之后,宝宝就开始模仿大人的行为、举动,前期可能不能做对,但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很快就能掌握。比如看到妈妈扭开水瓶,孩子一开始的行为是推、拔,发现不成功后会再次观察和尝试,最终学会扭开。



【 父母|发现宝宝行为举止“怪异”,原来是这个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关注】父母|发现宝宝行为举止“怪异”,原来是这个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关注
文章插图

1-2岁期间,孩子能够比较完整地模仿大人的声音、动作等。2岁之后的孩子,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更强,开始扩大自己的模仿行为。从原来只会模仿父母对他说的话和做出的行为,到开始观察父母的其他行为。比如妈妈在扫地,孩子也想试一试,妈妈在做饭,孩子也会感兴趣。结语:有句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天生会打洞”,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更重要的是父母行为的模仿。孩子从小培养的习惯和思维会决定长大后的发展,不要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