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娃神咒|一提就灵,外婆们世袭的“管娃神咒”,没想到有如此深的历史渊源( 二 )


据鲁迅先生在文章里交待,这个能令孩子们乖觉听话的“麻胡”,典故最早出自唐代小说《开河记》,说的是隋炀帝时期,为隋炀帝负责开槽运河的麻叔谋。
麻叔谋盘剥百姓、穷尽民力,开凿运河已经害得无数百姓家破人亡、苦不堪言,闹得民怨沸腾了,他更有一项非常残忍的爱好——吃人,而且偏好喜欢吃小孩子的肉。以至于非但当时的小孩子夜里哭闹,一句“麻胡来了”就可以让其安生,而且这种恐惧感跨越了时空限制,传遍大江南北,传递至后世孩童。

管娃神咒|一提就灵,外婆们世袭的“管娃神咒”,没想到有如此深的历史渊源
文章插图

本来是一个历史事件,却因为这种恐惧太多惨烈、深沉,成为了一个几乎铭刻在人们心底的文化基因。
为什么麻叔谋会在“管娃神咒”里演化成“麻胡”,估计当时的百姓们畏惧其权势和残酷,自然是不敢直呼其姓名的。至于为什么用一个“胡”字,大概出于两种可能:
其一,虽然姓氏考据上说麻姓出于芈姓(汉朝姓氏学家应劭在《氏姓》中记载:“麻氏,齐大夫麻婴之后”),但到了麻叔谋的时候,估计他有了异族族的血统,传统上人们习惯将北方边地及西域民族称之为“胡人”;
其二,是因为麻叔谋嗜好太过变态和残酷,人们将其与为非作歹、禽兽不如的“胡子”相提并论。“胡子”既指男性的胡须,也是土匪、歹徒的代名词。
如此层层考究,才发现在不同时代、不同知识层次的中国女性们中间流传广泛,被用来吓唬、管束孩童的口语,竟然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之妙,愈品愈香!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本自媒体号并参与互动;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