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孩子,你的世界是否被懂得( 二 )


5、内向型的人会观察他们周围的一切事物,并注意到环境中所有引发他们感觉的细节,他们的关注点并不仅仅在某个人身上 。
6、内向型人的自我对话其实非常多,他们脑中有很多想法——但是他们不会说出来 。
三、
内向的孩子内心敏感,
家长需要耐心引导
1.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
内向性格的孩子,往往喜欢独处、沉默寡言,所有的心事都很少表现在脸上 。 粗心的家长很难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反而觉得这样的孩子特别省心,不用进行特别的教育 。
殊不知,这样的想法存在着一定的危机 。 每个孩子都需要关注,在生活中,有些家长喜欢居高临下,事事都要摆出家长威严;或是认为只有足够的严厉,才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 。
由于内向的孩子极为敏感、脆弱,一旦受到刺激就会铭记在心,思虑颇多,痛苦纠结 。 权威教育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关系越来越疏远 。
内向孩子本来就缺乏安全感,他们更希望得到支持与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让孩子信心百倍 。 所以,家长轻易不要苛求和责备内向的孩子 。
只有平等交流,孩子才能敞开心扉,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沟通,逐渐变得开朗 。 家长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
2.别给孩子打上负面的“标签”,教他们如何做自己
很多内向的孩子都觉得自己性格不好,对自己内向的性格自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被贴上了“坏标签” 。
比如,在街上遇到熟人,家长会让孩子打招呼,但孩子一下子躲到了家长的背后,这时候会有许多家长开始斥责:“你这孩子太内向,见人也不知道问好,真不懂礼貌!”一个不爱打招呼的孩子就这样被父母强化出来了 。
诸如此类的例子都在传达这样一个讯息:内向就是没出息、内向就是没用、内向就是胆小懦弱.......
这样的标签会给孩子非常强的心理暗示,孩子的表现会随着这些负面标签出现认知偏差,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直接给自己下定义,认为“我就是胆小内向,不愿意和人打交道” 。
一个坏的标签,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
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做自己 。 要让他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性格,并且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做自己擅长且喜欢的事情 。 快乐、自信属于每一个孩子 。
内向的孩子,你的世界是否被懂得
文章图片
3.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勇于竞争,参与挑战
自信心是促使人奋发向上的内部动力,也是一个人敢于创新、取得成功的主要心理因素 。
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人所能取得的成就,最大者与最小者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具有自信心、坚持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
光和青春2天天生骄傲家庭成长课 ,
聚焦青春期困惑 , 改善亲子关系 , 激发孩子自主性 , 找到实现梦想的动力!
自信心强的孩子则积极、乐观、豁达,勇于尝试新事物,喜欢与别人交往,从不轻视自己 。 反之,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遇事就容易悲观,总是感觉“我不行”、“我什么都做不好”,往往表现出被动、抑郁和孤独 。
因此,有效地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发展,形成勇敢自信的人生态度是极为重要的 。 很多内向的孩子都比较胆小,遇事退缩,哪怕是自己有把握做好的事,也不敢轻易尝试 。
内向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总觉得输不起,而且一遇挫折也容易灰心 。 为了避免遭遇失败,他们就会主动减少甚至降低参与的机会,因为害怕遭受挫折而甘愿放弃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