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做语言筛查,如何选择工具量表,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 二 )


2、精神状态异常用什么?
除了语言问题 , 孩子的精神状态异常 , 情绪、行为都与同龄人差异较大 , 可能需要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的筛查量表 , 比如: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R/F)、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3、理解能力差用什么?
如果孩子有明显的智力方面落后 , 除了进行语言发育迟缓相关筛查外 , 有必要用专门的智力量表进行再次评估 , 比如常用的《韦氏智力量表》 。
4、只存在发音问题 , 用什么?
如果孩子年龄较大 , 很多发音不准 , 家长怎么教也不见效果 , 可能需要从语言发育迟缓、言语清晰度、口部肌肉问题、口吃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 构音障碍的筛查对专业性要求稍高一点 , 需要懂一些语音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知识 。 否则有些发音原理和音准辩听可能会成为家长的门槛 。 专业的工具有《汉语构音障碍评定法》 , 其中的语音清晰度测试 , 以及构音运动功能评估较为简单易学 。
给宝宝做语言筛查,如何选择工具量表,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
文章图片
家长:“我怎么知道评估的准不准?”
这些筛查工具 , 主要是为了预警和发现问题 , 有些量化指标只反映了一个区间或范围的数值 , 对结果的判断有一定的弹性 。
很多时候 , 使用不同的工具 , 评估同一个孩子 , 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 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第一种:家长做错了 。 使用筛查和评估工具并不简单 , 孩子的年龄、性格、情绪 , 环境等等都会对筛查产生干扰 , 另外 , 家长也可能会因为记忆的错误 , 产生误判 , 这些都有可能产生偏差 。
第二种:不同的筛查工具 , 其侧重点不同 , 筛查能项的方法和指标都有差异 , 得出不一样的结果是正常的 。
给宝宝做语言筛查,如何选择工具量表,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
文章图片
关于第二种可能 , 我们举个例子 。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与《Gesell发育评估量表》都是常用的语言筛查工具 , 有很多差异 。
1、
S-S语言发育评价法:
是常用的语言检测工具 , 但评估内容复杂 , 用于常规的语言筛查工作可行性较差 。
Gesell发育量表是评估智能发育常用的诊断性评估工具 , 它的“言语能区”适用于6岁前儿童 , 并且可对发育迟缓程度分级 , 但非专门的语言评估工具 。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包括3部分(符号表达、语言理解、动作性课题) , 任一部分落后都属于语言发育迟缓 。
2、
Gesell发育量:
表包括大运动、适应能力、言语、个人-社交行为和精细动作5个能区 。 根据测评 , 会分出正常、轻度缺陷、中度缺陷、重度缺陷四个等级 。 它的筛查方向更侧重全面发育 。
3、
虽然两个量表的测试项目不同 , 方法不同 , 但对重度语言发育迟缓的测试 , 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
可是对于轻度语言发育迟缓的测试 , 两者会有一些差异 , 一些Ge-sell检测认为正常的孩子 , S-S法评估时 , 可能会归类为轻度语言发育迟缓 。
给宝宝做语言筛查,如何选择工具量表,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
文章图片
最后 , 家长其实不必纠结于结果的准确性 , 因为专业人员的评估也会出现偏差和误判 , 从家庭角度来看 , 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发现异常 , 然后带孩子早一点去进行专业的诊断 , 查出原因 , 早一点干预才是关键 。
了解更多 , 请戳→
阳光语言矫正
4岁的宝宝说话不清楚 , 妈妈后悔错过了听力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