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家里是不是很穷?”你的回答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 )


再后来她做了妈妈 , 因为经济拮据 , 她不愿意带孩子去超市 , 怕孩子总缠着她要买玩具零食 。
她经常对孩子说 , “这个好贵 , 你再看看别的”、“妈妈没钱 , 还是别买了” , 当孩子说 , “我就要这个 , 不喜欢别的”她就摆着奶奶当年的架势绑架孩子“你这孩子真不懂事 , 钱要花在刀刃上” 。
“妈妈,我们家里是不是很穷?”你的回答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文章图片
孩子终于妥协 , 自己当时觉得孩子很听话 , 沾沾自喜 。
后来她看了一本书叫《贫穷的本质》 , 里面有这样醍醐灌顶的一段话:贫穷是一种病 , 会遗传 , 它除了会带给你习惯 , 还会带给你贫穷的思维方式 , 会局限你的人生 。
她终于清醒 , 我怎么就跟奶奶一样特别会“省钱”了呢 , 以后 , 我女儿长大了有可能会像我一样 , 特别节省 , 做事却缩手缩脚 , 没有出息 , 哭穷 , 会变成“遗传病” 。
从此以后 , 她再也没有在孩子面前哭穷了 。
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贫穷”的观念 , 孩子不外乎有这两种结果 。
第一种 , 自己穷 , 孩子长大也跟父母一样穷 , 复制父母贫穷的思维方式 , 重走父母的人生路 , 变得目光短浅 , 眼界狭窄 , 成为继父母之后的第二代“穷人” , 遗传父母的“贫穷体质” 。
第二种 , 孩子长大后 , 成为了有钱人 , 却不会正确驾驭金钱 , 不能合理支配金钱 , 要么变得吝啬 , 要么报复性消费 , 成为金钱的“奴隶” 。
当孩子问“妈妈 , 我们家里是不是很穷” , 你的答案真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
所以父母们 , 不管家里是不是真的穷 , 永远不要在孩子没办法改善家庭环境的小时候 , 在他们面前哭穷 , 物质的匮乏只是一时的 , 精神的短缺却影响孩子一辈子 。
那么 , 面对孩子向父母表达需求的时候 , 父母如何做呢?
如果去吃肯德基的那对父女 , 爸爸对女儿说:“我们吃的这顿饭 , 是爸爸辛苦了一整天挣的工资 , 我们要开心享受着吃 , 吃完了才更有动力 , 你努力学习 , 爸爸努力工作 , 我们将来一起赚更多的钱 , 享受更好的生活” 。
“妈妈,我们家里是不是很穷?”你的回答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文章图片
相信爸爸积极乐观的态度一定能影响到孩子对于生活和金钱的态度 。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 也在向孩子传达 , 想过上更好的生活 , 就要努力学习 , 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 这样一个信号 。
“妈妈 , 我想要这个芭比娃娃”
你可以说“这个价格挺高的 , 妈妈到网上给你买 , 跟这个是一模一样 , 比这个便宜很多 。 ”
当孩子提出特别想要的需求 , 有能力 , 尽量满足 , 超出能力范围内的 , 且觉得花得不值得 , 可以坦诚的告诉孩子自己的经济情况 。
也可以灵活多变选择更便宜的购买渠道 。
也可以和孩子讨论他非常想要这件物品的理由 , 让孩子明白喜欢的东西 , 值不值得花钱买 , 让孩子心理有一把尺 , 去衡量 , 审视物品的价值 。
“妈妈,我们家里是不是很穷?”你的回答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文章图片
还可以从小教孩子认识钱币 , 买财商绘本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 , 让孩子明白钱是怎么来的 , 平时和孩子一起记账 , 理财 , 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
在孩子小的时候 , 看到同龄孩子有新奇的玩具 , 好吃的零食 , 漂亮的衣服 , 想爸妈也给他们买 , 这是很普遍很正常的心理需求 。
不管贫穷还是富裕 , 父母都别在孩子面前哭穷了 , 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 是要培养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