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国企还是央企 中兴国企( 三 )


他的眼光是很独到的 。那个时候的中国通信行业几乎就是外国厂家的天下 , 被爱立信、朗讯等国际巨头垄断 , 通信设备卖得非常昂贵 , 但是又不得不买 。
大家听说过“七国八制”吧?说的就是那个时代 。当时中国通讯市场上总共有8种制式的机型 , 分别来自7个国家: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的朗讯、加拿大的北电、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 。
在深圳两层破简易厂房内的中兴元老们 , 就在老侯的带领下 , 开始艰辛的产品研发 。
终于 , 1990年 , 中兴倾尽全力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ZX500 。

中兴国企还是央企 中兴国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到了1992年 , 借助这款产品 , 中兴的销售额达到了1个亿 。
有了钱 , 反而有了矛盾 。股东之间的分红问题、股权问题、经营问题 , 都暴露出来了 。
再后来 , 香港投资方倒闭退出 , 加上股权矛盾激化 , 中兴的股权结构开始调整 。中兴核心骨干以个人集资方式成立“中兴维先通” , 注册资本300万元 。中兴维先通与691厂、深圳广宇工业公司共同投资创建了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两家国有企业控股51% , 维先通占股份49% 。鉴于以往的教训 , 董事会确定由中兴维先通承担经营责任 , 两家国有企业不参与运营 。在国内首创了“国有控股 , 授权经营”(国有民营)的全新模式 。
因为中兴背后的股东有深圳航天广宇工业(集团)公司和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分别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深圳的全资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 , 所以外界也有人称中兴为“航天系” 。其实公司经营权都在以老侯为首的创业元老和高管手上 。
通过这一制度设计 , 老侯和他的团队争取到更多的自由度 。
而且 , 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 在中兴通讯上市前 , 国有资产已经成功增值100多倍 。
这里 , 小枣君要插句嘴 。“制度”这个玩意 , 真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 。制度是一个企业的根基 , 它会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一个企业能不能长久 , 现在很多人说是文化 , 其实 , 如果制度本身就有缺陷 , 你根本就到不了谈文化的份上 。。。巨(龙)大(唐)中(兴)华(为) , 还有普天 , 还有我们的几大运营商 , 看看当初 , 再看看现在 , 制度会带来什么 , 不用我多说了吧 。。。
中兴国企还是央企 中兴国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继续 , 继续 。
1997年 , 中兴改制 , 深交所上市 , 股票代码000063 。改制后的中兴 , 才有了现在的名字:“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1997年 , 中兴的合同销售额超过了10亿人民币 。
2000年 , 合同销售额超过了100亿人民币 。
2004年 , 营业收入212亿 , 香港上市 , 老侯转任董事长 , 同时也获评“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
中兴国企还是央企 中兴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