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1免费查开放房 查开放房( 三 )


二、内部员工倒卖
2017年 , 荆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案件 。
警察最后发现 , 信息泄露者汪媛媛原本是某知名快递公司的仓库管理员 。在数据贩子的劝诱下 , 汪媛媛在一个月左右时间里 , 以2元/条的价格向数据贩子累计倒卖超过4000条公民快递信息 , 共获利超过8000元 。
类似的案件近年在国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
公民的个人隐私信息看似不起眼 , 但在别有用心的组织手里 , 却可以通过精准营销、电话诈骗等方式获取高额利润 , 因此这些组织很早就开始将木目光投向了掌握信息的公司内部 。
航空公司、酒店集团、快递公司、电商平台 , 这些年都曾经爆出过内部人员倒卖数据的案件 。
三、数据贩子
个人隐私信息买卖早已经在国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产业链 , 其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数据贩子 。
数据贩子手里往往有一批独家数据资源 , 然后通过交换、购买等方式不断扩大数据量 , 最后将数据兜售给各类营销公司、诈骗集团牟取暴利 。
除此之外 , 这群人还娴熟地掌握了许多黑客技巧 , 擅长通过已经有的数据产生新的数据 。比如说最常见的一个操作叫”撞库“ 。
撞库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现在许多人为了贪图方便 , 经常在不同平台都使用同样的用户名和密码 。现在黑客想要获取到某大平台A里面的用户数据 , 但是平台A的安全措施非常严密 , 无法直接获取数据 。这时候黑客就会采取绕路策略 , 先攻破漏洞比较多的B平台 , 得到许多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 , 再将这些信息一一到A平台去尝试能否登录 , 只要可以登录 , 黑客就得到了一条A平台的有效数据 。
泄露数据的平台越来越多 , 黑客手里的数据就越来越全 , 攻破新的平台就更加容易 。到今天为止 , 一个令人悲观的事实是:很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幸免 。
04
在中国 , 已经有超过70%的人最少经历过一次个人隐私数据泄露 , 这个比例还在逐年递增 。再考虑到有些年幼、年老群体并不是网民 , 基本可以说每个人都遭遇过隐私数据泄漏!
近10亿人的数据在地下链条里流通交易 , 流向营销公司、数据贩子以及形形色色的诈骗团伙 。在这个链条里 , 我们每个人就是待宰的羔羊、赤裸裸的商品 。
隐私数据泄露带来的危害 , 已经不再是影视作品里的设想 , 而是在现实世界里不断发生 , 很多中国人正在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
在百度上一搜 , 就有无数被害者的案例 。小的是几百几千元的经济损失 , 大的则家破人亡 。
曾经惊爆全国的徐玉玉案 , 就是一起典型的个人隐私数据泄漏引发的诈骗案 。
2016年8月份 , 犯罪分子陈文辉等人通过攻破网络系统、网络购买等方式 , 获得了一批高考录取生的详细资料 , 然后挨个打电话通知这些人领取大学发放的“助学金” , 之后采用各种手段实施诈骗 。
2016年8月19日 , 刚刚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的女生徐玉玉接到了这伙犯罪分子的诈骗电话 , 在犯罪分子的巧舌如簧下 , 单纯的徐玉玉将9900元学费全部存入骗子的账户 。
徐玉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 , 9900元对她来说不仅是一笔巨款 , 还是人生的希望 。得知被骗后 , 仅仅2天后这名单纯的女孩就因为伤心欲绝 , 引发了器官衰竭而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