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错了的故事反思文学 剪辑错了的故事( 二 )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并不全然否认“反思文学”的思想含量,甚至还可以对它的“批判意识”“批判精神”给予充分嘉许,但仍不能改变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通过对灾难的叙述、悲剧的揭露,从而进行人道悲悯的激发,才是反思文学最本初的叙事动力 。可以肯定的是,“反思”——那种在理性宰制下的历史重估与思想重构——基本上并非其首选鹄的 。“反思文学”很大程度上只是“反观文学”而已 。毕竟,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所时刻面对的那些“隐含读者”,愿意且只愿意置身人道悲悯中者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家的叙事方向与情感维度,甚至,能一并决定作家的思想高度 。这就是为什么,时隔二十多年之后,同样是写“文革”惨剧,余华以纤毫毕现的笔法所展现的、死于非命的宋凡平如何折断双腿才得以将其高大的尸体放入棺材的情节(《兄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仍能在年龄、阅历参差不等的庞大的读者群中激起浩荡、剧烈的情感反应 。尽管人道悲悯是一切反思的重要入口,但它毕竟不是“反思”本身 。尽管人道主义或可视为“启蒙话语”之一种,但这样一来,我们同时又要承认,我们的“新启蒙”仍然停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线上(虽然人们似乎也愿意把“反思文学”视为“五四”旗帜下的重新集结),而挟“五四”之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经验和思想积累,却没能促成这“启蒙”在新水平、新高度上的生长发育 。这样的“反思”,于“启蒙”何益?何干?
1.3
知识分子的代表者

剪辑错了的故事反思文学 剪辑错了的故事

文章插图
不得不说,从各方面讲,大部分的“反思文学”都仅有“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的水平,绝大多数作品不具有耐磨损性 。“反思文学”够不够得上“启蒙”的高度,本身成了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 。实际上,早在1988年就有人撰文批评“反思文学”,认为“当时的绝大多数作品血泪控诉有余而理性批判不足,道德评判有余而政治剖析不足,对个人的品质过多而对周围制约机制揭示太少”,究其原因则在于“武器陈旧而贫乏,批判缺乏应有的力度” 。f所谓“武器陈旧”“批判乏力”,此说已经从根本上质疑了“反思文学”的“反思质地”,因为它既不能提供新方法(武器陈旧),又不能获取新胜利(批判乏力),于是,它自然不再被认为具备启蒙的必要资质,去启动一个时代的思想风潮 。
当然,少数作家如张贤亮和王蒙是总体平庸的“反思”群体中的例外 。《绿化树》和《蝴蝶》则是这“例外”的例证 。
(未完待续:《绿化树》《蝴蝶》如何扛起反思文学大旗)
作者:王侃
来源:知网
【剪辑错了的故事反思文学 剪辑错了的故事】声明:所有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擅自商用,本文仅供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