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下一句怎么对 高人指点醍醐灌顶的诗句( 三 )


后来,“滴水穿石”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由量变到质变,最终产生天翻地覆的结果 。

醍醐灌顶下一句怎么对 高人指点醍醐灌顶的诗句

文章插图
8. 终南捷径
此成语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 。
唐朝时,书生卢藏用因为没有考取进士,便和哥哥卢征明隐居终南山 。他们企图凭借隐居之举抬高自身声望、提升身价,以此来谋求官职 。后来果然被唐中宗请入朝中做官,先后担任左拾遗、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等职 。时人因为卢藏用曾隐居多年,将其称为“随驾隐士” 。
当时,卢藏用和道士司马承祯交好多年,可是他们二人在兴趣志向上相差甚远 。司马承祯想退隐天台山,卢藏用建议他隐居终南山,说道:“这座山里有很多好地方,你何必远走他乡呢?”司马承祯立刻就明白了卢藏用的意思,嘲讽道:“终南山的确是通向官场的便捷之道啊 。”卢藏用闻言,面露愧色,感到很尴尬 。
“终南捷径”这个成语便由此得来,指求取官职或名利的最近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终南捷径”固然高效便捷,但不是万全之策,作事、作学问还需脚踏实地,方能厚积薄发 。
醍醐灌顶下一句怎么对 高人指点醍醐灌顶的诗句

文章插图
9. 君子慎独
此语见于儒家经典《中庸》《大学》之中,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养方法之一,而且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
《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里的“独”,指个人独处;“慎”指小心谨慎;“慎独”就是在独处中谨慎不苟 。
大意:一个人独处,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要警惕谨慎,在无人听到的时候要格外戒惧,因为不正当的情欲容易在隐晦之处表现出来,不好的意念在细微之时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君子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克制住 。其要求人戒慎自守,对不正当的情欲加以节制,自觉地遵从道德准则为人行事 。
《大学》中又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爱慕美丽的女子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
醍醐灌顶下一句怎么对 高人指点醍醐灌顶的诗句

文章插图
10. 瓜田李下
瓜田李下,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动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 。也指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
出自三国·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
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 。该成语容易误用来形容田园生活 。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不做让人误会的事情,也很重要 。
《北史·袁聿修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
古人要守住节操,也是有智慧的,不仅要主动避嫌,还要取得朋友的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