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文天祥的故事:是从容就义还是被自己人“劝死”( 二 )


王炎午如此大张旗鼓地劝文天祥死去,是有着社会心理基础的 。中国文化对文人的节气和女人的贞节的重视,在进入宋代以后,已经形成了一种高调的社会文化,但能够自觉实践的毕竟还是少数,多数人并不去殉难,而是劝他人为了崇高的道德价值做出牺牲 。这种高调的道德要求在文天祥以前就有存在,在其后也更有发展,但是像王炎午如此大胆地直接提出,形成对文天祥的道德舆论压力,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次 。
有人赞颂王炎午的这篇祭文:“感情壮烈,语言精湛,亦属祭文中的杰作” 。还有人认为:“洗练凝重,气势磅礴,对仗排列的句式使祭文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形成的爱国主义思想浪潮,同时也体现出王炎午本人悲壮激切的忠贞气节 。”
但是我不这样认为,王炎午劝死文,是对文天祥生命的不尊重和冷漠,它的出现,并非什么文化荣耀,反是一种文化悲哀 。道德价值的实现,特别是需要生命的损害和牺牲,完全是个人的自由意志 。
可怜文天祥,在妻离子丧的情况下为了那个道德理想而牺牲 。文天祥的生死,需要他自己的抉择,他的生命权只能由其自己支配,为什么要大多数人期盼着死去……他是是千古一见的英雄,身未亡,却享受“生祭文”,传世千古,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有文天祥一人了 。小编感到悲哀!完全是丧失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悲哀!
wwW.3mama.Com文②章,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