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首战告捷,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二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首战告捷,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文章插图
回到街亭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率领了5万大军,虽然马谡的兵力不详,不过,考虑到诸葛亮还需要攻略陇右,所以马谡的兵力,应该只有1万—2万人 。在此基础上,兵力上的巨大悬殊,导致马谡没有按照常规的方法来镇守街亭,他之所以主动上山,放弃水源,目的就是为了激发蜀军将士的潜能,也即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才有机会以少胜多,击败兵力众多的张郃 。当然,马谡毕竟不是韩信、项羽、白起这样的名将,无法真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首战告捷,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最后,不过,通过街亭之战,我们也看到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的捉襟见肘 。彼时,张郃率领的大军需要应对,曹真的大军也需要抵挡,还有郭淮等人的坚守或者反攻,也不能掉以轻心 。于是,在街亭之战中,即便不是马谡毛遂自荐,诸葛亮实际上也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了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赵云、邓芝被曹真击退,身处列柳城的高翔军队又被郭淮攻破 。魏延被张郃堵在山谷之中,前进不得 。高翔与魏延为避免陷入被包围的境地,于是都各自退军 。也即诸葛亮麾下的武将中,魏延、高翔、赵云等人,确实能力要比马谡要强,但是,这些将领也都身负重任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首战告捷,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文章插图
比如赵云需要用疑兵来牵制曹真率领的大军,无疑是具有更高风险的事情,况且赵云之所以能全身而退,也是建立在自己的威望和资历之上的,如果赵云和马谡调换,街亭当然有机会守住,但是马谡能否在曹真面前全身而退,则要打一个问号了 。总的来说,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麾下的将领有限,毕竟黄忠、张飞、马超等老将都在此之前去世了,除了将领有限,兵力上更是远远不如魏国调动的大军,所以在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和将领来进行补救,只能接受第一次北伐曹魏功亏一篑的结果 。基于此,虽然马谡难辞其咎,但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失败,显然不能只怪马谡一个人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它不是只解读一部作品,而是构建了一个“鲁迅宇宙”|陆帕版《狂人日记》
提到鲁迅,我们总会想到《狂人日记》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短短4000字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结尾的四个大字“救救孩子”至今仍发人深省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 。国庆假期,由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狂人日记》在南京上演 。大段的朗读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