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出土14枚陶印,上面有谜样的巴蜀图语,但破译结果让人不信( 二 )


浦江县出土14枚陶印,上面有谜样的巴蜀图语,但破译结果让人不信

文章插图
我们再看第三幅图片上的印章内容,民间学者分析,该印章的上半部为一个方的图形,左边一个月牙形,右边一只鸟 。如果按照汉字笔画来看,就是口月鸟,组合以后正好是一个鹃字,并且根据印章的印文来看,其下半部分应该是一个繁体的關字,也就是说,该印章的印文是鹃关 。
浦江县出土14枚陶印,上面有谜样的巴蜀图语,但破译结果让人不信

文章插图
民间学者们的破解方法看似十分符合逻辑,不过在正统的学者看来,完全是望文生义,虽然破解效率相当高,却并不具备说服力,也就是经不起推敲,很难得到其他学者的承认与赞同 。谈到这里,我们也殷切希望考古专家能够更加努力,最终破解巴蜀图语,为我们打开另外一扇文化的大门 。
参考资料:《巴蜀图语》曹梅著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首战告捷,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公元228年的春天,蜀汉大军已经准备发北伐曹魏 。在大军出发之前,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安 。但是,丞相诸葛亮认为此计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未必能如此顺利…
【浦江县出土14枚陶印,上面有谜样的巴蜀图语,但破译结果让人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