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深圳分行部分员工已收到数字货币邀请码参与内测( 二 )


按照央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M0为流通中的货币,即纸币和硬币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一文中写道:现有M0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且携带不便、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实现数字化的必要性与日俱增 。
近日,有传言称深圳二手房交易已开始使用数字货币且银行大额转账无法兑换成纸币 。对此,央行相关人士已经进行辟谣,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为小额零售,并没有拓展到房地产买卖等大额支付场景 。另外,数字人民币与纸钞一样是法定货币,可以1:1双向兑换 。
为了解决目前落地场景有限的问题,据悉,央行已与美团、滴滴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在进行相关试点项目, 在零售端加快数字货币的推广计划 。
若落地零售端,数字货币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与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的关系 。
近几年,移动支付已经极大冲击了传统纸币、硬币的使用习惯 。普华永道2019年全球消费者洞察力调查显示,中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率达86%,位居世界第一 。
实际上,数字货币与公众熟知的移动支付工具仍有明显区别 。首先在于数字货币的定位为M0,具有法定货币的属性 。“为了保证数字货币不超发,我们要求运营机构需要给央行全额缴纳准备金,因此公众持有的数字货币是央行的负债,有央行做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 。”穆长春称 。
从交易过程上看,数字货币或将脱离传统银行账户,这与移动支付工具实名记录每一笔交易有所不同 。穆长春将其解释为“可控匿名”,即可以保证交易双方是匿名的,但央行仍可以对反洗钱、反逃税、反恐怖融资等方面的资金进行监控 。
然而,匿名性的价值能否被公众接受仍然存疑 。“在中国,公众对隐私保护的意识并不强,这也是过去几年互联网企业能够快速生长的原因之一 。一些学者所做的测试中,普通老百姓(80.160, -2.90, -3.49%)对匿名性的诉求也并不强烈,没有想象中那么看重 。”西南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告诉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
此外,数字货币还可能具有“双离线交易”的功能,在此前流出的农行数字钱包版本中,“碰一碰”功能便是在双方手机都没有网络信号的情况下,通过碰触手机完成转账 。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建行上线的内测并没有显示相关功能;此外,开通钱包仍与建行账户绑定 。可见目前测试进展仍未完全实现数字货币的特点 。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区块链专委会委员陈建海认为,数字货币的横空出世不仅对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带来深刻的影响,甚至会对现有的整个银行金融体系造成重大冲击,引发整个金融银行体系的革新 。
数字货币何时正式落地?深圳或将成为范式
【四大行深圳分行部分员工已收到数字货币邀请码参与内测】早在2014年,央行就开始着手对数字货币的研究 。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 。今年年初,央行发文表示正在有序推进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试验工作 。在坚持双层运营、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法定数字货币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 。
关于数字人民币何时能够上线,8月2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 。孙国峰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还是在内部封闭试点测试的阶段,还没有正式推出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工作,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