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水浒是怎么来的?水浒传的名称由来是什么?( 二 )


但是,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能够有全新的出路吗?这就是作者施耐庵所要探寻的 。所以,小说的前半部分很好处理,就是一众英雄好汉在正常社会没了出路,被迫聚义梁山 。就像当年亶父带领周部族迁徙到周原那样 。

水浒传中的水浒是怎么来的?水浒传的名称由来是什么?

文章插图
但是,接下来怎么办?最终,以农耕为主的周部族取代了以商业为主的商部族,在华夏大地大放异彩(周的先祖后稷,就是稷神或者农神的意思,是尧舜时期非常知名的“农师”;而商的先祖则擅长以物换物,这种行为使得商部落迅速发展起来 。周朝建立后,商朝的后裔,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生活每况愈下 。商族人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重操旧业——做生意 。
久而久之,人们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买卖的人 。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
然而梁山呢?可不可以取代大宋模式或者说自秦以降的王朝更替模式,开辟出新天地?或者说,理想的忠和义,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能不能有一个好的调和办法?施耐庵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宋江 。为了给梁山找到一个好的出路,施耐庵一直在努力,排定座次后,三打高俅、招安、征辽、打田虎、讨王庆,直拖了三十九回,梁山好汉仍无一伤亡,但却也无法调和“理想中的忠义与势利的社会现实”这一矛盾,也就是说“梁山找不到好的出路” 。
最后终于不得不无奈中承认“梁山没有出路”,在征方腊时,让梁山好汉死去十之七八,以大悲剧结束梁山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