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经理人所要承受的苦( 二 )


1. 在没有清晰的授权体系下,需要完成超出权力范围的事情;
2. 获得的信任有限;
3. 内部人际关系突出;
4. 个人价值与奉献不对称 。
而外资企业经理人的痛苦主要来自于业绩的压力 。事实上,在中国本土,一些经理人的流动案例已经明显说明这点 。
痛苦之最
此次痛苦指数的设定是根据调查问卷中,每个指标对被访者痛苦程度影响的大小得出权重,对被访者在每项指标上的痛苦状况进行综合加权计算,最终为每份问卷计算出一个痛苦指数 。痛苦指数的满分为100分 。本次调查的经理人总体的痛苦指数是42.8分 。
1. 广州经理人痛苦指数居高不下
调查显示,广州经理人的痛苦指数达到50.2,大大高于深圳、北京、上海 。其中深圳与北京较为接近,分别为42.6和42.1,最低的是上海的经理人,痛苦指数只有35.8;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女性经理人的痛苦指数(44.2)高于男性(41.9);而年龄方面,年龄越大的经理人其痛苦指数越低,尤其是50岁及以上的经理人的痛苦指数比29岁以下的经理人低9个百分点 。
【做经理人所要承受的苦】一位刚工作3年的职业经理人评价自己的企业和老板是这样说的:“他们总是朝令夕改,让经理人无所适从,而且承诺经常不兑现,到头来追究责任,那就拿经理人是问 。特别像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一天到晚说人才难求,但是公司的经理人他又不信任,对人的评价缺少标准,通常是老板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让经理人痛苦不堪 。
2. 总监级经理人最痛苦
从职务上来看,总监、副总监级经理人的痛苦指数最高(48.8),而企业最高层经理人“董事长、总裁及副职、企业主、合伙人”的痛苦指数相对最低(37.6) 。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的经理人痛苦指数最高(47.8),痛苦指数最低的是民营/私营企业的经理人(41.7) 。
“有的企业老板只能听好话,喜欢拍马屁的人,对直言仗义的人反而看不顺眼,致使身边形成了很多所谓的奸臣,一天到晚不干活,挖空心思算计别人,打小报告,造谣中伤 。
而一些老板不但不保护直言者,反而将经理人的直言直接告诉造谣者,造成不必要的内部矛盾,使敢于说话者受到攻击,一批一批的优秀人才就这样被挤走了,最终的结果使企业、个人都受到极大的伤害 。”上海的一位地产公司总监这样说 。
实际上,在资本与打工的游戏中,资本是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 。无论是高级经理还是最低层的打工者,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始终是一群处于次地位的打工人 。中国的企业老板从来不会把待遇说得很清楚,一句“不会亏待你”就代理了聘用合同,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又不能兑现,反而说你今天有这样的成就,不正是公司给了你这样的平台?让经理人心灰意冷 。
3. IT业经理人痛苦指数最高
从行业比较来看,IT业的经理人痛苦指数最高(45.6),其次是生活服务业和邮电通讯业的经理人(44.9),“媒体、广告、公共”行业的经理人痛苦指数也比较高(44.7) 。痛苦指数最低的是“医疗、卫生、保健”行业的经理人(37.1),其次是“金属、非金属材料;石油、化工”行业的经理人(38.9) 。
对新一代IT经理人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忠诚的是自己的专业,而不是企业 。经理人可以不对公司做出承诺,但在任职期间,对工作却有很高的投入,对负责的项目充分奉献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经理人求职与被猎只是时间问题 。通常,经理人在做出跳槽决定时,考虑的不只是薪水,也包括新职位的种种诱惑因素,如是否为国际知名企业、新公司的员工氛围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