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 二 )


胡惟庸一直以为自己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在朝中有恃无恐,尤其在刘基死后,已不按正常上奏途径行事,内宦外室及各司上奏的文件,都先拿来自己翻阅,对自身不利的就搁置一边 。四面八官急于升官的文武大臣,争相向其献媚,并以重金贿赂他,几乎掌握了官员们的生杀大权 。

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

文章插图
一时间丞相的权势炙手可热,恩威震主,对君权威胁极大 。朱元璋不得不加快“罢中书省,废丞相”的步伐 。丞相制度在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年多年的时间,继争夺相权的相互激烈倾轧之后,接下来的就是更加残酷的君权与相权的斗争 。
朱元璋在发起讨伐胡惟庸之前,在洪武九年,就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罢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相等官,高布政使一员,又增改了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各司对六部和皇帝负责 。这样,中书省便有名无实,丞相的权力随之被削弱 。
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

文章插图
到了洪武十年左右,发生了“奏言实封直达御前”和“诸司奏事勿关白中书省”两件大事,表现出了朱元璋的权力焦虑症和对官僚机构及官员们的信任缺失 。这对胡惟庸来说已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
胡惟庸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是坐以待毙还是铤而走险,他选择了后者,君权与相权的斗争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
朱元璋多次问责胡惟庸,胡已感到万分恐惧,在这种情况下,胡惟庸为保命,纠集一伙人起来谋反,也在情理之中 。胡惟庸还没来得及起兵造反,后院已经起火了 。
【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明史》记载胡惟庸的儿子坠死车下,胡惟庸杀挽车者 。《明史纪事本末》又说是马死,胡惟庸杀挽车者;《国榷》则说是“误践人死”,说法不一 。不管如何,朱元璋对这一事件发话了,“命偿其死”,这更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
洪武十二年,汪广洋被赐死,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逆罪诛左丞相胡惟庸,“夷三族,尽诛其僚党” 。多名官员涉案,被杀之人多达1.5万 。
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

文章插图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发布了一道具有历史意义的旨令:罢除中书省,从此不设,废除左右丞相及其一切属官,只保留中书舍人一职,并为朱家后嗣皇帝立下规矩:“以后嗣君得议置丞相,臣下敢以此奏请的,置之重典 。”,而且还被录于《祖训》当中,成为明王朝始终奉行不渝的圭旨 。
朱元璋以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为目的,而以丞相为首的中书省分散了皇帝在行政上的权力 。他不让刘基当丞相,就说明他根本不想再设丞相了 。而胡惟庸一案只不过是将废相的时间表提前了而已 。
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胡惟庸谋反的直接证据,但从双方的政治斗争逻辑分析,可以说胡惟庸谋反是有其必然性的 。
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

文章插图
胡惟庸死后,朱元璋的杀戮并没有停止,洪武二十三年,年已77岁的李善长及其家族七十余人因涉及胡惟庸案而被诛 。本年度因李善长案而被株连的官员高达三万余人,帝国一时间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下 。
但高潮还没有来到,朱元璋借口肃清逆党的杀戮行为还在继续,下一个出局的人是蓝玉,同样以谋反的罪名被诛杀,通过蓝玉一案,朱元璋几乎把跟着他打天下的将领一网打尽 。
通过胡惟庸案,李善长案,蓝玉案,朱元璋几乎让百分之八十的开国功臣去了西天,最后连徐达也没有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