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音乐变成宝宝的社交活动( 二 )


小菲儿听歌时,有一次竟然呜呜呜地哭起来,原来是听到《泥娃娃》没有爸爸妈妈,太可怜了,还到自己的小衣柜里翻出漂亮的小裙子,说要送给泥娃娃 。妈妈一下子被逗乐了,原来,平时妈妈就很注重培养小菲儿对音乐的想象,每次听一首新歌前,妈妈就编一个故事情景,一边说一边听歌,在小非儿头脑里,除了美妙的歌声还有画面留了下来 。小菲儿上幼儿园后,妈妈便鼓励小菲儿说出她脑海里闪现的感觉,在上台表演时,感情也特别丰富,那也是得益她对音乐的形象思维,能很好把握住其中的感情 。
音乐形象思维好处多多:
理解力
幼儿只有在听觉上感知音乐的音响效果,并进行一定的形象思维时,才能感受和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时,音乐艺术也才能发挥它对人们的感染教育作用 。
想象力
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对他日后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音乐正是一种最具有想象概念的形式,同样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可能会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而尽早地培养宝宝拥有这种想象力,会让宝宝得到无数翅膀一般,飞得更高更远 。
感悟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色彩的堆积,生动的故事,把音乐形象思维化,能让宝宝从音乐旋律里领悟到音乐赋与的情绪情感 。此外,把抽象的音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对培养宝宝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大有好处 。
鉴赏力
也许并非每个宝宝都具有音乐天赋,但是,对音乐的鉴赏力却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为宝宝将来成为一个有音乐品位的人做准备,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音乐表面的欣赏水平:更专业,更精准,也让宝宝的音乐世界更丰富 。
6个月~1岁 宝宝
半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拥有自己喜欢的音乐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宝宝哭的时候,只要一放上某首曲子,哭声就自动停止,继而合着音乐节拍挥动着小小的双手,宝宝虽然不能清楚地表达,嘴里还是咿咿呀呀地合着歌声 。这个时期正是培养宝宝对音乐兴趣的好时机 。
如何打造宝宝音乐形象思维?
1 宝宝不能表达他的思想,但这不代表他没有思想 。妈妈对他的训练越早越好,像念儿歌一样,把歌词念给他听 。在固定时间放音乐,让他拥有音乐时间段 。
2 选择旋律轻快,简单好听的儿歌为宜 。
3 遇到歌曲里出现动物名称,雨、花朵、蓝天、白云等词语时,尽量把实物指给他,抱着他唱,一边感觉实物 。这样宝宝会将歌与实景留在记忆中,这个时期,妈妈唱得多,说得多,宝宝则负责倾听 。
1岁~2岁半 宝宝
宝宝已经在牙牙学语了,他不仅能能够跟随音乐舞动,还能偶尔哼唱出一两个词,也可能仅仅是单字,那对他也意义非凡,这是他真正参与到音乐中的一个新的起点 。
如何提高宝宝的音乐形象思维?
1 给宝宝看配有音乐动画的碟片,可以从音乐里分出色彩,绿色的草地,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这都是为了让音乐一步步变得具体化而做的准备 。
2 给宝宝讲音乐故事,妈妈在亲子时间时,有意识地和宝宝比划,有握手的情节就握手,有点头的情节就点点头,让宝宝在音乐里体会玩耍的乐趣 。
情景示范:
【将音乐变成宝宝的社交活动】小欢欢最喜欢听的一首歌是《母鸭带小鸭》,于是,妈妈在小欢欢洗澡时,特意放了几只玩具小鸭在澡盆里,并且告诉她,小鸭子最爱玩水啦 。还拿着玩具鸭在澡盆做游泳的动作 。周末时,带上欢欢上公园看鸭子 。小欢欢兴奋地跟妈妈说,小鸭子爱在河里游泳,我们家的盆子太小了 。她继续说,小鸭子还喜欢很多伙伴,喜欢和妈妈一起 。我也喜欢跟妈妈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