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国外幼儿教育ABC( 二 )


奶油夹糕、鹌鹑蛋、草莓、香肠、胡萝卜、豌豆 。
饭团、鸡腿、花生米、樱桃、桔子、果冻 。
(饭团一般均放有2-3个,大多数饭团外面都包着紫菜 。有的包着豆腐皮 。)

从以上几个幼儿饭盒中主副食搭配情况看,幼儿午餐是符合营养要求的,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主副食搭配恰当 。主食不多(每人约1.5-2两饭) 。但副食品种多,质量较高,一般都有肉、蛋、蔬菜、水果等,从而保证了儿童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注意了食品的色、香、味 。午餐食品多种多样,色彩鲜艳,即使食品本色不鲜艳,家长也会配上一个用彩色塑料剪的花、小动物放在饭盒里,所以一个个饭盒犹如一件件工艺品 。蔬菜、水果都是生食,这样可较好地保存食品中所含的维生素C,午餐中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可有助于蛋白质的吸收 。

教师在安排幼儿进餐时,十分注意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 。如就餐前要求每个幼儿自己拿取饭盒、水杯、筷子等 。幼儿吃完午饭后,要将饭盒收拾好放进自己的小包中 。三岁班的幼儿入园一个月后,就开始在幼儿园吃午饭,并学了上述技能 。

教师还从教育幼儿出发,向家长提出要求:幼儿每天的午饭,家长必须亲自制作2-3种食品,不允许全部购买熟食品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实际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整个制作过程,知道每样食物都是来之不易的;幼儿可以看到母亲的劳动,增强对母亲的热爱情感,家长通过亲自为幼儿准备午餐,也会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感 。该园的主任说,在日本,一些年轻的母亲常常忽视自己对于女的教育责任,现在通过为孩子准备午餐、为孩子缝制餐巾、小包和为孩子服装上刺绣花纹等工作,教育责任心增强了,也密切了亲子关系 。

漂亮、合体的服装

漂亮的服装可以使人显得精神 。儿童服装应该轻盈柔软,宽大舒适,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发育;服装的结构还应简单,以便于儿童自己穿脱 。该园为幼儿设计了在园活动时统一的园服 。服装的式样和布料颜色的选配很适合儿童的特点,儿童穿后美观大方,活泼可爱 。

园服,男孩是西服,短裤,西服为大翻领,上面另加一层白色的衬领;女孩为藏青色长袖连衣裙,配上白色大翻领,中间结紫红色领带,色彩鲜明、协调 。裙子正反面均有皱折,从而使裙摆宽大,两线条又有变化,显得活泼舒适 。衣料是涤纶的,厚实、挺刮 。因此这套服装端庄大方,美观,儿童化 。幼儿活动时穿的汗衫、短裤设计得也很好,服装式样全园是统一的,但三个年龄班的颜色不同 。在汗衫的袖子和裤子的中缝处镶有一道边,这道边上贴着三条不同颜色的横杠,标志该幼儿入园时间的长短,是新生还是老生等,还增加了服装的美感 。

园服的衣袖上挂着一黄色园牌,表示这些孩子为学前儿童,不能独立过马路 。司机开车时遇到挂黄牌的孩子,必须放慢车速(据说全日本均如此) 。衣服的前胸挂有一红色牌子,上面写着孩子的名字和所在班级,便于全园教师认识和进行教育 。这些做法说明其教育工作的细致 。

幼儿穿着整齐统一的服装,使人感到精神焕发,朝气勃勃 。大家穿着一样的服装,会使幼儿自然地感受到集体的荣誉,热爱所在的集体 。日本中、小学也都有统一的校服,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教育界是很重视儿童团体精神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