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 二 )


据统计,获奖人次最多的学科是生理学或医学,其次是物理学 。其中美国是拥有诺贝尔奖者最多的国家,除文学奖略逊色于法国外,其他5项奖均居世界各国之首,特别是获得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超过或接近总数的一半 。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交叉,科研中的许多创新成果,往往是在多领域研究之中取得的 。多领域研究打破了学科间或领域间的限制,促进多种信息和思想得以相互交流、交叉并融合,新的思想碰撞产生了新的研究方向 。合作获奖项目占总项目数的百分比在逐步增加,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发展的趋势越来越要求多领域、多学科的合作,这也契合了当下社会培养复合多元人才的发展趋势 。
诺贝尔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

文章插图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门捷列夫:“为了照亮地球深处,在黑暗之处看到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科学之灯是必须的 。”
杜克洛克斯:“反复的推断,无休止的修正,就能在科学上取得毋庸置疑的进步 。”
诺贝尔奖并不青睐功利主义者,只有真正具备科学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获此殊荣 。一个多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中90%以上的奖项都被授予在基础科学方面取得重大发现与理论成就的科学家 。诺贝尔科学奖偏爱基础科学成果的传统,对于激励科学家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使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基础科学研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向上的阶梯,在不过几百年的时间里,无数科学家倾尽毕生研究,只为了人类能更向上迈进一步,更深刻的认知人类所在的世界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如今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一切都源于基础科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 。这些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学家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的通过不同方面了解人类自身、了解自然规律、创造更多便利的工具……
17世纪,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颠覆了人们对于基础物理的认知 。18世纪,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开创了现代文明 。20世纪,爱因斯坦突破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束缚,提出了刷新世界观的新宇宙认知方法 。21世纪,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不断发展,或许在未来,会有更多新的发现,颠覆现有的基础科学,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将人类社会推向新的高度,充分践行科学精神,为之不断探索而努力是每个人都应履行的责任 。
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
采访人员:刘煜
监制:李璨
责任编辑:杨冬妮
【科学精神——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西安一小混混盗走博物馆兵马俑头,3颗只卖了5万块,最终被判死刑
在兵马俑研究的历程中,曾有一件惊动当地百姓的案子,被称为“俑头换人头”案 。虽然听上去轻松,然而这件案子的背后,是一个罪犯用性命为自己的无知埋单 。偷盗文物的王更地用血的代价告诉人们,不要心存侥幸地犯罪 。王更地是陕西一个21岁的青年,由于大字不识,又没有工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