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玩也能锻炼孩子的认知力?手把手教你不花钱带孩子玩国外流行的感官玩耍( 二 )


你可以观察到什么东西最先吸引到自己的孩子,TA用什么方法来接触这个材料,用眼睛还是鼻子,嘴巴还是手?TA又是如何把毫无关联的材料联系到一起的?最后TA被什么样的结果感到满意?
比如超级婉玩的一个桌子上有水,颜料,亮片,巧克力粉和苏打粉 。
她先把颜料滴进水里,用勺子混合,又摸摸巧克力粉,闻了闻味道,然后把水倒来倒去直到倒满一个碗,最后被一勺苏打粉产生的气泡彻底征服 。然后送给我说,这是她做的杯子蛋糕 。
如果你能很仔细观察孩子玩的过程,你似乎能看到她的小脑袋瓜是一种什么样的天马行空般的运作 。
当然孩子大一些的话,玩的就会更有“技术含量”些 。
例如他们会比较材料的不同,观察颜料与水的融合,研究沙子为什么可以粘合在一起,甚至通过自己临时设计的实验来验证他们的预测,一下变身小小科学家了呢 。
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能力因为小朋友无法理解具体语言的含义,所以通过切身的观察和感受他们可以真正明白其含义 。
比如你想解释果冻的质感是不是很难?
很Q?很弹?这么讲估计只会引起孩子更多的问题,那不如直接做(买)一盘果冻放在盘子里,与其让他们吃,不如让他们用手摸,抓,捏……最后还是可以吃 。
而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父母可以时不时地提问和回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
因为这些所感所想都是最直接的,他们并不会羞于表达 。比如这次玩了胶水我们认识了什么是glue(胶水),什么是sticky(粘粘的) 。
开放式玩法更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无论孩子用了什么玩法,都是独一无二的 。
对于超级婉2岁这个年龄,我觉得她的玩法很大一部分是侧重发挥创意,“自编自演”一些故事,或是模仿大人的某个行为,或是想象自己和动画片/书里某个角色在做一样的事,常常她会自言自语,不知不觉编了一个小小的故事出来,让人忍俊不禁 。
身体协调能力这一点其实不用我过多解释 。sensory play需要动用起小家伙们的各项感官,手脚甚至全身 。
从最简单的摸,看,听,闻,到小动作例如倒水,抓沙子,捡小物件,握画笔,到更大的活动例如搬运,扔,敲打,跳跃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帮助手眼协调,肢体协调和肌肉锻炼 。
更重要的是,这样没有限制的玩能让孩子玩的自由,玩的释放,玩的尽兴,帮助他们晚上回去后早点睡觉,解放父母~
花姐支招:在家就能玩的感官游戏
各种布料,纸张和材质
小宝宝们可以从最简单的认识与感受材质开始 。
记得我以前买过一支玩具八爪鱼,上面有不同布料和材料,让小宝宝们抚摸和啃咬 。同样道理,自己其实可以收集一些这样的材料做成这种触摸板↓↓

瞎玩也能锻炼孩子的认知力?手把手教你不花钱带孩子玩国外流行的感官玩耍

文章插图

通心粉,大米,杂粮
这些东西的特点是形状小,手感好,声音大,可塑性强 。再配上一些道具,无论是最简单的放在盒子里,还是加上一些玩具玩过家家,就够小朋友玩上好一会了 。

水/沙子/植物,颜料,漏斗,小玩具
没有一个小孩不喜欢玩水和沙子,他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池塘,一个澡堂,一片沙漠,一座森林....
瞎玩也能锻炼孩子的认知力?手把手教你不花钱带孩子玩国外流行的感官玩耍

文章插图
最后回到本文一开始提到的几个问题 。
当你了解了sensory play(感官玩耍)这个概念后,是不是一下就理解了你自己小时候执迷于玩的东西呢?是不是也会更理解自己的孩子爱玩的那些东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