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育儿法科学与否新解( 二 )


不论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出生3~5天后,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 。触之有蚕豆大或山楂大小的硬结,轻轻挤压可有乳汁 。这是由于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的结果,一般2~3周可自然消退 。此时,千万不要挤压,否则若不慎把乳头挤破,会带进细菌使乳腺红肿、发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 。如果是女宝宝,挤压造成乳腺发炎,使部分乳腺管堵塞或形成瘢痕,当宝宝发育为成年女性时,还会影响到泌乳 。新生儿乳头凹陷亦不需要处理 。
新生儿不能见光
不能见光对新生儿视觉发育不利新生儿不能被强烈光线照射,强烈光线会伤害宝宝 。但这并不等于说新生儿不能见光,如果把宝宝的房间布置得很昏暗,或只给宝宝开一盏小瓦数的灯泡甚至彩灯,这对宝宝视觉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另外室内光线太暗,还可能影响妈妈的心情,使妈妈感到视觉疲劳 。此外由于视线不清,爸爸妈妈也不能及时发现宝宝是否有皮肤黄疸或其他情况 。所以,民间所说的新生儿不能见光是错误的 。
合理安排新生儿的生活环境新生儿身体幼小、娇嫩,最好选择朝南的房间作为宝宝的居室 。居室阳光充足,宝宝可以晒到太阳,不容易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佝偻病 。白天不要给宝宝的居室挂窗帘,尤其是比较厚、颜色比较深、花色比较暗的窗帘,晚上完全可以使用正常的照明灯 。
朝南的房间干燥,致病菌不容易生长繁殖 。平时要经常开门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但要注意不让风直接吹到宝宝身上,用窗帘或屏风遮挡一下即可 。如果天冷或风大时,也可以先把宝宝抱到另外的房间,等通风以后再抱回来 。居室要清洁,每天应打扫室内卫生,家具应用湿布擦拭,地面应用潮湿的拖把清扫,以免尘土飞扬 。
新生儿怕声响,易受惊吓
【民俗育儿法科学与否新解】太安静反而不利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一些老人认为新生儿怕声响,易受惊,于是育儿经验不足的新爸爸妈妈们则依照传统方法,总是把坐月子的妈妈和新生儿的房间搞得静悄悄的,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声响惊吓了宝宝 。
宝宝刚出生就可以听到声音 。由于神经尚未发育完善,新生儿对刺激还缺乏定向力,他(她)们还不能分辨不同的声音 。有时看起来像被惊吓了,其实这并不是宝宝的异常行为,而是正常的神经反射 。那种唯恐声音吓着宝宝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不利于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
“惊跳”是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宝宝在入睡或清醒时,在听到响声后肢体会快速地抖动几下,出现“惊跳”现象,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
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皮质功能发育还不完善,神经纤维周围的绝缘组织即神经髓鞘还没有形成,外界响声从听神经传入大脑神经中枢时,神经冲动可同时波及到大脑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上,引起四肢肌肉的抖动 。这种现象随着宝宝长大会逐渐减少、消失 。如果妈妈做一下试验,轻轻碰碰宝宝任何一个部位,宝宝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四肢伸开,并很快向躯体屈曲 。还有些爸爸或妈妈认为出现“惊跳”现象是因为抽筋或缺钙,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当宝宝肢体抖动时,如果轻轻压住肢体,可以使肢体停止活动,而抽筋时轻轻按压不能停止肢体抖动 。
科学训练宝宝听觉的方法首先,要给宝宝一个有声的环境,如:走路声、关开门声、水声、刷洗声、扫地声、说话声等家人的正常活动产生的各种声音,以及室外的车声、人声嘈杂声等 。这些声音会给宝宝听觉的刺激,促进听觉的发育 。
其次,除了自然存在的声音外,爸爸妈妈还可人为地给宝宝创造一个有声的世界,使其接受丰富的听觉刺激 。如各种形状的吹塑捏响玩具、各种音乐盒、哗铃棒、摇铃、拨浪鼓、悠扬的手风琴声及各种发出声响的悬挂玩具等 。在宝宝清醒时,爸爸或妈妈可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玩具,发出响声,引导宝宝转头寻找声源 。除了用音响玩具外,爸爸妈妈还可以拍拍手、学小猫“喵呜”叫、学小狗“汪汪”叫等逗引宝宝,使他(她)作出向声音方向的转头反应 。除了用玩具训练宝宝的听觉外,平时在宝宝清醒时,妈妈要用亲切的语调和宝宝说话,逗宝宝发音,以促进宝宝听觉的发展 。特别是妈妈的亲热话语,会使宝宝感受到初步的感情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