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一定要警惕的疾病( 二 )


2)、 注意增加营养:分娩时,产妇出血较多,身体耗损,抵抗力下降,极需增加脂肪、蛋白质的食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
3)、 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治疗:亦可根据疼痛部位的大小,将食盐放入锅中炒热,用布包好敷于疼痛处,每天1次,每次20—30分钟;此外,用电针治疗效果也较好 。
8.谨防痔疮
产后易患痔疮的原因,是妇女产后由于子宫收缩,直肠承受胎儿的压迫突然消失,使肠腔舒张扩大,粪便在直肠滞留的时间较长,容易形成便秘 。加之在分娩过程中扯破会阴,造成水肿疼痛等 。因此,妇女产后注意保健和防止便秘是防止痔疮发生的关键 。
预防方法:
1)、 勤喝水、早活动 。
由于产后失血,肠道津液水分不足,以致造成便秘,而勤喝水,早活动,可增加肠道水分,增强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
2)、 少食辛辣、精细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 。
一些妇女产后怕受寒,不论吃什么都加胡椒,这样很容易发生痔疮 。同样,过多吃鸡蛋等精细食物,可引起大便干结而量少,使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较长,不但能引起痔疮,而且对人体健康亦不利 。因此,产妇的食物—定要搭配芹菜、白菜等纤维素较多的食品,这样消化后的残渣较多,大便时易排出 。
3)、 勤换内裤、勤洗浴 。
不但保持了清洁,避免恶露刺激,还能促进该部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预防外痔 。
4)、 早排便、早用开塞露 。
产后应尽快恢复产前的排便习惯 。
一般3日内—定要排—次大便,以防便秘;产后妇女,不论大便是否干燥,第一次排便一定要用开塞露润滑粪便,以免撕伤肛管皮肤而发生肛裂 。
9.产后骨盆疼痛的防治
骨盆疼痛的原因是产妇分娩时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姿势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或者当骨盆某个关节有异常病变,均可造成耻骨联合分离或骶髂关节错位而发生疼痛 。此外,在韧带未恢复时,由于外力作用如怀孕下蹲或睡醒起坐过猛、过早做剧烈运动、负重远行等,均易发生耻骨联合分离 。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并可放射到腹股沟内侧或大腿内侧,也可向臂部或腿后放射 。
—般的说,此病过一段时间(几个月甚至1年左右),疼痛会自然缓解 。如果长期不愈可采用推拿方法治疗,并可服消炎止痛药,既可减轻疼痛 。又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 。
预防方法:
1)、患有关节结核、风湿症、胃软化症的妇女应在怀孕前治愈这些疾病,然后再考虑妊娠 。
2)、怀孕后,多休息,少活动,但不能绝对静止不动,要适当而不要做过分剧烈的劳动或体育锻炼,如做一些伸屈大腿的练习,尽量避免腰部、臀部大幅度地运动或急剧的动作 。
3)、产后避免过早下床或在床上扭动腰、臀部 。
10.防产后腰腿痛
此病是因骶髂韧带劳损或骶骼关节损伤所致 。主要原因如下:
1)、产后休息不当,过早的持久站立和端坐,致使产妇妊娠时所松弛了的骶髂韧带不能恢复,造成劳损 。
2)、产妇分娩过程中引起骨盆各种韧带损伤,再加上产后过早劳动和负重,增加了骶髂关节的损伤机会,引起关节囊周围组织粘连,障碍了骶髂关节的正常运动所致 。
3)、产后起居不慎,闪挫腰肾以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如隐性椎弓裂、骶椎裂、腰椎骶化等诱发腰腿痛,产后更剧 。
产后腰腿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多以腰、臀和腰骶部疼痛日夜缠绵为主,部分患者伴有一侧腿痛 。疼痛部位多在下肢内侧或外侧,可伴有双下肢沉重、酸软等症 。
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