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的这些异常现象不算病( 二 )


注意:若受到光照时,宝宝两眼的瞳孔反光点位置是一致的,即为假性斜视,并不需要治疗处理 。否则,便需要经过医师诊断后手术矫治 。
9、女婴阴道出血:女宝宝在出生后1周内,经常可以见到阴道有些许的血性分泌物或黏液,就像白带和月经一样,事实上,那是由于胎儿时期在母体内受到雌激素的影响,而出生后宝宝体内的雌激素便大幅下降,使子宫及阴道上皮组织脱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
10、马牙:新生儿的齿龈边缘或在上颚中线附近,常会有一点一点的乳白色颗粒,表面光滑,为数不一 。少的话可能1~2颗,多的话可能有数十颗,这是由于当胚胎发育6周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开始增厚形成牙板,为牙齿发育最原始的组织 。在牙板上细胞继续增生,每隔一段距离形成一个牙蕾并发育成牙胚,以便将来能够形成牙齿 。当牙胚发育到一个阶段就会破碎断裂并被推到牙床的表面,即我们俗称的“马牙”或“板牙” 。
注意:一般在两周左右就可以自行吸收,不能用针去挑或用布擦,以免损伤黏膜,引起感染 。
11、乳房增大:母亲怀孕时体内雌激素与催乳素等含量逐渐增多,到分娩前达最高峰,这些激素的功能在于促进母体的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而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也受到这些激素的影响,因此不论男宝宝或女宝宝的胸部都会稍微突起,有些甚至会分泌少许乳汁,俗称“新生儿乳” 。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不需任何的治疗 。在胎儿离开母体后,来自母体激素的刺激消失,胸部也会自然平坦 。
注意:父母不用刻意的去挤压宝宝乳头,以免引起感染 。
12、体温波动: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得像成人一样完善,因此调节功能不好,体温的波动也较大 。感受到凉意时,新生儿不会像成人一样颤抖,他只能依赖一种称为棕色脂肪的物质来产生热能,且新生儿的体表面积较大(按照体重比例计算),皮下脂肪又薄,所以衣物穿少了可能体温过低,穿多了还可能引起暂时性的轻微发烧 。因此,要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应让新生儿处于通风及温度适中的环境内 。
注意:若有轻微的发烧,可以让宝宝多喝点水、注意衣物宽松舒适,过1个小时再测量宝宝的体温 。一般以测量肛温最为准确 。
13、肤色变化频繁:新生儿的血管伸缩功能和末梢循环尚未健全,因此肤色的变化非常频繁 。天冷时手脚会稍稍有点发紫,而哭泣时则会满脸通红,有时甚至会因为睡眠的姿势关系,身体两侧或上下半身也会出现不同的肤色,这些都是属于正常的现象 。若新生儿出生后2~3天皮肤变黄,但过7~10天后就逐渐消退,则为生理性黄疸,父母不用太过担心 。
注意:若为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发黄,且迅速加重,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送医就诊 。
14、脱皮:几乎所有的新生宝宝都会有脱皮的现象,不论是轻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样的脱皮,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问题就是正常现象 。脱皮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 。此外,新生儿连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并不发达,使表皮和真皮的连接不够紧密,造成表皮脱落的机会增多 。这种脱皮的现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但以四肢、耳后较为明显,只要于洗澡时使其自然脱落即可,无须特别的采取保护措施或强行将脱皮撕下 。
注意:若脱皮合并红肿或水泡等其他症状,则可能为病征,需要就诊 。
【新生宝宝的这些异常现象不算病】15、呼吸不规律:新生儿的呼吸运动很表浅而没有规律,呼吸频率较快 。在出生后的前两周,呼吸频率1分钟大约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儿也可能多达80次,这些都属正常现象 。这是由于新生儿肋间肌较为柔软,鼻咽部及气管狭小,肺泡顺应性差,由于呼吸运动主要是靠横隔肌肉的升降,所以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较弱 。又因为新生儿每次呼气与吸气量均小,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求,所以呼吸频率较快,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