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新生宝宝的六种状态( 二 )


新生儿这种安静觉醒状态的时间是很短的 , 生后第1周内约占一天时间的10% 。难怪我们看到新生儿时 , 他们经常在睡觉 。事实上觉醒和睡眠状态的交替在他们出生前很久在子宫内胎儿期就已经开始了 。在这种激动人心的安静觉醒状态 , 新生儿对外界有很好的感受能力 , 能对外来刺激产生反应并学习如何适应环境的能力 。你可以看到新生儿有着天生的好奇心 , 他们想要认识周围的新天地 。
活动觉醒状态
当新生儿吃奶前或烦躁时 , 活动增加 , 眼和脸部活动也增加 , 好像在环视周围并发出一些简短的声音 。有时运动很剧烈 , 甚至出现自发的惊跳 。有时活动呈阵发性 , 伴有特殊的韵律 。他的手臂、腿、全身和脸部每1~2分钟出现一次有节律的活动 。
活动觉醒状态
【剖析新生宝宝的六种状态】有些科学家认为 , 这些新生儿的活动可能有一定目的性 , 是在向他们的爸爸妈妈传递信息 , 说明他们需要什么 。有一位聪明的妈妈确实有这种体验 , 当她的宝宝开始这种活动 , 并发出一些烦躁声时 , 就立即准备喂奶 。当婴儿看到奶瓶时便立即安静下来 , 愉快地张开了小嘴 。然而 , 等一定时间仍不见奶瓶 , 他们就开始哭了 。在这种状态时 , 如果给些不合小婴儿意愿的刺激 , 就可以使他们的活动增强或惊跳 。因此 , 有些人相信 , 这些活动可以促进新生儿和父母之间的交往和联系 。此外 , 新生儿这种一阵阵的运动会受他们脑内某种生物钟的调节 , 因为在胎儿期 , 他们已有这种表现 。有人将一种测定感受装置放在妊娠期母亲腹上面 , 可以探查到胎儿的阵阵活动 。
哭的状态
新生儿哭时四肢有力地活动 , 眼可张开或紧闭 , 脸有时变得很红 。虽然小儿哭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 可你曾想到新生儿哭是和人交往的主要方式吗?用哭来表示意愿 , 希望父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 如饿了、尿布湿了或身体不适时哭 。还有一种没有什么原因的闹哭 , 一般在睡前 , 哭一阵就睡着了 。也可在刚醒时 , 哭一会儿后进入安静觉醒状态 , 这时显得特别机敏 。细心的父母经过和新生婴儿两周左右的相处 , 能学会理解孩子哭的原因 , 并给以恰当的处理 。
宝宝哭了
许多母亲知道将婴儿抱起来放在肩上 , 能使他们安静下来并睁开眼睛 。有位研究者将哭着的新生儿抱起来 , 竖靠在肩上后 , 他便停止了哭闹 , 开始时以为这是由于位置变化的缘故 , 后来才明白 , 有些新生儿是为了要人抱起来竖靠在肩上而哭的 。只要抱起来就不哭了 , 放他躺下就又哭了 。这可能是新生儿希望你抱他竖靠在肩上 , 想看看周围的环境 , 探索一下这新奇的世界吧!
瞌睡状态
瞌睡通常发生于刚醒后或入睡前 。眼半睁半闭 , 眼睑出现闪动 , 眼闭上前眼球可能向上滚动;有时微笑、皱眉或噘嘴唇;目光变得呆滞 , 反应迟钝;对声音或图像表现茫然;常伴有轻度惊跳 。这是觉醒和睡眠之间的过渡阶段 , 持续时间较短 。
她困了 , 进入瞌睡状态
安静睡眠状态
婴儿的脸部放松 , 眼闭合着 。全身除偶然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自然的活动 。呼吸是很均匀的 。小儿处在完全休息状态(见图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