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知识

母亲哪些情况下不适合哺喂母乳:
    1、母亲患传染性疾病
如母亲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不但不能哺乳,还应当与婴儿分离开来 。待母亲的病情好转一些,经过医师的同意方可哺乳 。不过相隔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按照要求挤奶,母亲的乳汁往往已经不再分泌了 。有人认为,只要为孩子接种了“卡介苗”,就可以完全保护孩子不患结核病 。实际上,接种了“卡介苗”只能避免孩子患某些类型的结核,并不能保证孩子不患结核病 。因此,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的母亲不能给孩子喂奶 。母亲患乙型肝炎如果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时,也不应给婴儿哺乳;也有人认为,母亲患乙型肝炎在胎儿期就容易传染给胎儿,婴儿患不患乙肝与哺乳关系不大 。当母亲在这个问题上拿不定主意时,可以去找保健医师给予咨询 。
母亲患了严重感染性疾病后,发热或者患急性乳腺炎,乳汁中有脓液排出时,应当暂时不喂奶,等病情缓解时再恢复喂奶 。在暂时停止喂奶的日子里,母亲要将乳汁挤出,以保持乳汁的正常分泌 。
2、母亲服药
母亲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如果需要治疗,就不要哺喂母乳 。母亲患病需要使用抗生素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对容易造成听神经损伤的药物应当避免 。
3、母亲有不良嗜好
吸烟、喝酒、喝咖啡,对哺乳母亲来说都是不良嗜好;喜欢吃辛辣食品者,应当有所节制;母亲吸毒是绝对不容许的 。
唇、腭裂新生儿如何母乳喂养
正常情况下,乳汁是通过口腔的吸吮以及乳房的喷乳反射将乳汁喷入新生儿的口腔内 。而唇、腭裂的新生儿吸吮对口腔内负压不够,吸吮力不强,有时乳汁可误入气道或鼻腔,甚至发生窒息 。所以,喂养这种孩子时应让新生儿垂直坐在母亲的大腿上,母亲可用手挤压乳房促进喷乳反射 。如系唇裂,患儿母亲可用手指压住唇裂处,增加新生儿的吸吮力 。由于唇,腭裂患儿吸吮力低下,每次吃进的乳汁可能相对较少,故在每次哺乳后应用手挤空乳房中的乳汁,然后再用小勺子或滴管喂给新生儿吃,以使得新生儿能健康地成长 。
代谢异常新生儿可喂母乳吗
1、苯丙酮尿症
本病是较常见的一种氨基酸代谢异常性疾病 。由于肝内缺乏苯丙酸羟化酶,使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成为酪氨酸,因此,大量的苯丙氨酸及苯丙酮酸蓄积于体内,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所以,应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量 。母乳中的苯丙氨酸含量较低,但对于患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来说仍偏高 。因此,对这些小儿可采取部分母乳喂养,同时加用低苯丙氨酸的配方奶,并定期检测血液苯丙氨酸的含量,以作为母乳和配方奶比例调整的依据 。
2、枫糖尿病
本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氨基酸代谢异常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分支酮酸脱羧酶的先天性缺陷所致,可造成严重的脑损伤而导致智力低下 。本病可采取适量母乳与低蛋白质膳食代用品混合喂养,并定期检测血中氨基酸浓度,以调整膳食的比例 。
3、半乳糖血症
本病是由于酶的缺陷,使乳糖的代谢产物半乳糖-1-磷酸和半乳糖醇增多,这些物质蓄积于体内后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而导致智力低下,并可伴有黄疸、低血糖、白内障、肝脏肿大、继发性出血等较为严重的症状 。因为乳糖是乳汁中主要的糖类,所以,患本症的新生儿应立即停止母乳喂养,而改喂不含乳糖的大豆类代乳品较为合适 。
新生儿发热时能喂母乳吗
发热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发热时机体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及水分,退热时往往因大量出汗而致体内水分消耗增加 。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免疫物质,可使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相对减少,发热的发生率亦相对减低,发热的程度也相对减轻 。另外,母乳中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及多种微量元素,可供给因发热而丢失的液体及电解质,同时也供给了足够的热量 。因此,当新生儿发热时不但可以正常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增加喂奶的次数 。如做到了这一点,新生儿不但不会因发热出大汗而致虚脱,同时还能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