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成功箴言( 二 )



●成功箴言之五:
挫折不是惩罚 而是学习的机会
李开复在博士生生涯里,成绩依然优秀 。他用统计学做出的语音识别率大大地提高了,而博士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让全美的科技界震惊 。
这样一个明星学生可以说在卡内基 。梅隆里没有什么忧愁可言 。然而,一次暑期课程让他经历了不小的挫折 。
1983年暑假,李开复得到了暑期工的工作 。

其任务就是教宾夕法尼亚州60个最聪明的高中生计算机课程 。李开复自己对那段时光非常享受,每天忙碌地备课,还想出各种教学方法 。但是,他领取薪水的那一瞬间看到学生的评语,才知道学生认为,“李老师的教学就像催眠曲!”这样的评价无疑使得李开复备受打击 。
然而,李开复并没有气馁 。他把失败当成了学习的机会,因此获得了成功 。他在此后的生涯里,尤其是回到中国以后,做了上千场的演讲 。这无疑得益于学生时代的练习 。
●成功箴言之六:
创新不重要 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在苹果和SGI李开复度过了八年科学家到产品副总裁的路程 。在这段路程上,他有许多成功,例如苹果的QuickTime,但是在SGI他碰到了巨大的挫折 。他的团队发明的三维浏览器,在市场上失败,整个团队和产品被公司廉价卖掉 。这时,他又发挥了“从挫折中学习”的反省 。他理解了,仅仅有科学家的“新”、“酷”的创新是不够的 。
创新必须是针对用户的,必须是有用的 。做产品的管理,必须把用户放在第一位 。李开复1998年夏天回到中国,在中国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 。这时,他把这个教训带入中国团队 。

●成功箴言之七:
完美的工作 成长兴趣 影响力
2000年,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 。几年工作后,他深深地体会了一个完美工作的标准,那就是自己有浓厚的兴趣,能有成长的空间,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他怀念着在中国研究院的兴趣,还有在刚调回美国的学习,但是他期望着有更大的影响力 。当他发现谷歌将开始在中国创建时,他主动找到了谷歌CEO施密特,并表示愿意加入谷歌 。
而施密特十分高兴,在一个月之后就给了李开复OFFER.李开复说,当你遇到喜欢的工作机会,不需要任何的迟疑,而需要积极主动来争取 。因为这样的机会往往炙手可热,一秒钟的犹豫你就可能与之失之交臂 。

●成功箴言之八: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2005年,是李开复的转折年 。他没有想到,一次普通换工作的经历引发了一次地震 。微软的诉讼使他陷入了人生最低的低谷 。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 。但是,他想到了他一生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
于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不再理会那些不能改变的谣言 。将从微软提取的30万份邮件资料中找寻有利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法庭同意李开复到谷歌工作 。最后,当李开复回到媒体面前开始工作时,他发现,没有一个采访人员还提问与诉讼有关的问题,因为作为官司的胜利者,媒体不再相信那些谣言 。

●成功箴言之九:
做最好的领导 让员工做有兴趣的事
谷歌公司聚集着世界上最天才的工程师们 。如何管理这些“天才”,是摆在李开复面前的另一个课题 。李开复非常推崇“放权”式的管理,他深知在以创意为主要生产力的公司里,不能严格地恪守那些死板的规定 。他可以让员工自己提出研究的方向 。大家讨论决定 。也可以让员工用20%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项目 。他甚至可以让员工对公司提出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