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需注意八大要点( 三 )


(12)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间肯 。母乳喂养不仅能促使产后子宫复旧,还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卵巢癌的发生 。
3、母乳喂养的方法
(1)时间目前主张产后立即喂奶,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让母亲喂奶,这样既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又可促进母乳分泌 。孩子吸吮乳头还可刺激母体分泌乳汁,为母乳喂养开个好头 。早喂奶能使母亲减少产后出血 。
(2)方法正确的哺乳方法,应将一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并把乳房托起成直锥形,而且穆婴必须紧密相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 。哺乳时母亲身体一定要放松,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掌根部托起婴儿颈背部,四指支撑婴儿头部 。喂母乳时无论白天和夜间都要把孩子抱起来喂,吃空一侧汁排空了才能更好地刺激乳腺再分泌 。喂奶前要将乳头洗干净,先挤出几滴,然后再让孩子吃 。
(3)哺乳的次数新生儿出生后就应开始哺乳,并实行按需要不定时喂哺 。婴儿出生后的4-8天最需频繁哺乳以促使母乳量迅速增多 。对于嗜睡或安静的婴儿,应在白天给予频繁哺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
(4)夜间喂奶产后有疲乏,加上白天不断地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到了夜里母亲就非常瞌睡 。夜间遇到孩子哭闹,母亲会觉得很烦,有时把奶头往孩子的嘴里一塞,孩子吃到奶也就不哭了,母亲可能又睡着了,这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孩子吃奶时与母亲靠得很近,熟睡的母亲即便是乳房压住了孩子的鼻孔也不知道,这样悲剧就有可能发生,为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母亲夜间喂奶时最好能坐起 。
【母乳喂养需注意八大要点】4、乳房保障
(1)乳头内陷乳头形态因人而异,有的母亲乳头扁平或内陷,会增加初期哺乳的困难 。婴儿因一时含不住乳头,吸吮不到乳汁而大声哭闹、手足乱蹬,母亲见状会着急 。实际上乳头对于哺乳并不重要,它的作用是引导孩子将乳晕全吸入口腔 。所以乳头内陷的母亲喂奶时可先用手指轻轻按摩一下乳头,使其凸出一点 。最有效的办法是先用手将胀满的乳房中的乳汁挤掉一些,使得乳晕区变得比较柔软,再用拇指和食指将乳晕区压成扁平形态,使乳晕和乳头形成“奶头”,这样,婴儿就容易吸住了 。
(2)乳头皲裂(裂口)开始喂奶的头几天,母亲会觉得乳头有些刺激,持续几秒后就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感觉乳头疼痛始终不退,逐渐加重,说明乳头上可能有裂口,乳头是人体敏感的部位,一旦出现裂口,会感觉异常疼痛,有的母亲因耐受不了疼痛而放弃母乳喂养 。预防乳头裂口的方法有:不要在婴儿特别饥饿时喂养;注意正确的喂哺姿势;经常按摩乳房,刺激喷奶反射;喂哺时,一定要把大部分乳晕塞到婴儿口中;每次哺乳之后将乳头晾干后挤几滴奶均匀地涂在乳头上,可起到保护乳头的作用;在乳头上面不能使用肥皂;哺乳完毕后切勿从婴儿口里强拉出乳头,可用手指轻压婴儿下巴,阻止婴儿吸奶后再轻轻退出乳头;母亲应穿宽松的棉制品内衣并戴胸罩,当胸罩潮湿时,应及时更换 。
5、婴儿打嗝与溢奶
(1)打嗝打嗝的益处是将孩子吸入的空气排出来 。孩子可能会因为吃奶时或吃奶前的啼哭而吸入的空气,打嗝后可以减少孩子的不舒服 。
(2)溢奶新生儿经常发生溢奶,这是由于下食管、胃底肌发育差,胃容量较少,呈水平位,容易出现溢奶 。要防止溢奶,应于喂奶后将孩子竖直抱起,轻轻拍背部,使孩子打个嗝,把吃奶吸进胃里的空气排出来,防止溢奶 。假如溢奶不严重,婴儿体重在增加,又未发现其他不良现象,就不必紧张,随着胃容量的逐渐增大,在出生后3-4个月会自行依旧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