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又出问题!网红零食过氧化值超标3.4倍 公司回应了( 二 )


屡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每经小编注意到 , 这并非三只松鼠首次出现质量问题 。
2020年10月 , 深圳市消委会挑选了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薯片进行比较试验 , 试验结果显示 , 三只松鼠原味脆薯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含量超过了2000μg/kg , 而欧盟制定的基准水平值为750μg/kg 。无独有偶 , 三只松鼠还因开心果霉菌超标被通报 。
2017年8月15日 ,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显示 , 天猫超市在天猫(网站)商城销售的标称三只松鼠生产的开心果霉菌检出值为70 CFU/g , 比国家标准(不超过25 CFU/g)高出1.8倍 。
此外 , 三只松鼠参股公司也遭受过监管部门的处罚 。2020年9月 , 由三只松鼠参股的安徽松鼠云詹氏食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山核桃仁 , 被抽检发现其霉菌项目不符合GB1930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要求 , 霉菌检出值为35CFU/g , 被判定为“不合格” 。该公司最终被安徽省绩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山核桃仁63.9kg , 并处罚款1.5万元 。
另外 , 每经小编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 , 截至目前 , 针对三只松鼠共有超874条投诉 。以近两个月为例 , 投诉涉及的问题包括在坚果类产品中吃到虫子、榴莲干中有异物、芒果干上有毛发、牛肉中有塑料以及包装破损等 。

三只松鼠又出问题!网红零食过氧化值超标3.4倍 公司回应了

文章插图
某食品相关行业人士表示 , 三只松鼠频频发生食品质量问题和代工模式不无关系 。“代工模式意味着无法对食品生产严格把控 , 存在出现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未严格执行、生产和检测流程操作不当等现象的风险 。另外 , 这次出事的原因在运输环节 , 说明三只松鼠在运输等方面也存在疏漏 。”
代工模式隐忧
频现食品安全背后是三只松鼠代工模式的隐忧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在轻资产“代工+品牌”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三只松鼠 , 虽然也在逐步建立自己的工厂 , 但始终未脱离“代工模式” , 多而分散的代工厂很难监管到位 , 造成其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
据北京商报 , 三只松鼠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三只松鼠仍以代工模式为主” 。三只松鼠的产品主要是委托合作联盟工厂进行加工的方式(亦称“贴牌代工模式”)进行生产 。据三只松鼠说法 , 对于坚果、果干等需要进行炒制、冻干等中间加工工艺的产品 , 由合作联盟工厂收购标准化原材料 , 按公司要求进行中间工艺的生产加工 , 最后交由公司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产品筛选及分装 。
三只松鼠在2020年年报的“食品质量控制风险”中也提到 , “在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 , 可能存在上游供应商未按有关法规及公司要求进行生产 , 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未严格执行、生产和检测流程操作不当等现象 , 从而导致不能完全规避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风险” 。
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 , 是一家全渠道经营、全品类覆盖以休闲食品为核心的多品牌公司 。2019年7月 , 三只松鼠以“网红零食第一股”的身份正式登陆创业板 。
2017年-2020年 , 三只松鼠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5.54亿元、70.01亿元、101.73亿元和97.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亿元、3.04亿元、2.39亿元和3.0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