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宝宝的非常表现( 二 )


对策:乳冲者采用剪刀式喂奶法 。方法是:妈妈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成剪刀状,夹住乳房,让乳汁流速减缓 。平时少喝点汤 。适当削减乳汁分泌量 。也可以在喂奶前先挤出部分乳汁,以减轻乳胀 。
鼻涕虫
不少宝宝爱流鼻涕,俗称鼻涕虫 。这种现象是不是病态呢?从医学角度看,人的鼻黏膜每天可分泌一定量的黏液,目的在于阻止病原微生物以及尘埃微粒等异物的入侵,并有调节空气湿度以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的鼻涕增多,多为呼吸道感染所致 。
不过这一规律只符合成人,孩子则多例外 。因为他们尚处于发育阶段,有些生理功能不够完善,如呼吸道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对气温等外界因素的刺激相当敏感,故常使得鼻腔黏液分泌增多;加上神经发育尚未健全,神经系统对鼻部的支配作用相对较差,因而鼻黏膜分泌液的控制往往失调,常常不能顺着纤毛运动的方向流动,故会出现鼻涕增多现象 。由此可见,宝宝常流鼻涕大多不是病态 。
对策:也要看到,宝宝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低.呼吸道抵抗力较差,故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要加强护理,注意保暖,多做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可有效地减轻流鼻涕现象 。正常情况下,小儿流出的鼻涕呈透明黏稠状液体,一般不需治疗 。若小儿流出的是脓性鼻涕,则说明是感染的征象,要尽早请医生妥善诊治 。
“青春痘”之谜
痤疮,俗称粉刺,好发于青春期,故又称为“青春痘” 。可出生后一周左右的新生儿,在其前额与面部有时会冒出白色的、稍稍突起的小粉刺来,又是什么原由呢?此年龄段发生的“青春痘”,称为婴儿痤疮 。青春痘是由雄性激素、毛囊内正常菌群,以及遗传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
如果小宝宝在出生前从母体获得了过多的雄性激素,出生后就会促使皮脂腺分泌旺盛,而宝宝的面部又是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分泌的过多皮脂瘀积在毛囊内,致使皮肤隆起一个个“小丘”,多分布在面颊及额部,大约十几个或几十个 。因为皮脂排出受阻,便与毛囊壁脱落的细胞及微生物混合在一起,堆积在毛囊口而成为黄白小点,遇空气氧化后可变黑,成为黑头粉刺 。如果发生炎症,毛囊周围形成大小不等的硬结节,皮肤微红,并出现痒痛等症状 。
对策:发现孩子面部长有青春痘时,千万不可用手去挤捏,大多数婴儿痤疮可在出生后几星期自愈 。少数较重者需要治疗,如外用硫磺制剂.促使皮脂分泌畅通;出现炎性脓疮时,点搽洁霉素痤疮水液,可消除炎症 。如果感染严重,应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注意宝宝皮肤卫生 。每天用温水洗脸,擦点婴儿香皂,轻轻搓洗后冲净,用洁净柔软干毛巾吸干脸上的水 。鼓励宝宝多喝白开水,不喂糖水或其他饮料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妈妈要注意膳食平衡,少吃糖果及甜食,不吃高脂肪及辛辣食物,多吃些新鲜蔬菜及水果,有利于乳汁的洁净 。孩子吃了洁净的乳汁,有利于青春痘康复 。
腹泻
不少缺乏育儿经验的新手妈妈,一见孩子拉稀就用止泻药或消炎药 。其实,有些宝宝的腹泻并非病态,如生下不久出现的腹泻,每天排泄3~7次不等,为黄绿色稀便,但除腹泻之外,无其他不适,体温也不高,吃奶及精神状态均好,大便化验也正常 。尽管腹泻常常持续数月之久,但始终无脱水表现,也不影响体重增长,直到5~6个月添加辅食之后,腹泻症状便不治而愈 。这种情况既非消化不良,也非感染引起的肠炎,医学上称为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婴儿 。腹泻原因多认为与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过高有关,前列腺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及水、电解质分泌而导致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