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名人的家教观,发掘孩子天赋领域的创造力( 二 )


由于工作关系 , 马克一家去过很多国家 , 也在很多国家生活过 。我们很担心这对幼小的孩子会有影响 , 但他认为——环境变化 , 可以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 , 也让孩子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 。
马克发现 , 全家随他工作的变动虽然是一种被动的迁移 , 但结果是孩子们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 。孩子虽然年龄很小 , 但是也能感受到 , 这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一种帮助 , 现在 , 孩子会说三种语言:荷兰语、汉语、英语 。现在他们在这儿学习说汉语 , 学唱中文歌曲 , 得到很多乐趣 。“至于大家所说的不利一面 , 可能是指孩子对环境的不适应 , 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问题 。
但我始终认为 , 父母的爱和与孩子的有效沟通 , 可以让他们感到快乐 。而且换个环境生活 , 对锻炼他们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
马克先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 听说马上还要荣升为第三个宝宝的父亲 , 应该是一位经验爸爸了 , 当我问起这位奶粉专家“孩子成长什么最重要?”时 , 他竟说——对孩子来说 , 母乳喂养最重要 。“我始终认为 , 营养的好坏决定着宝宝的生长发育 。”他认为 , 母乳作为最好的营养来源 , 有着神奇的作用 , 是任何物质所不能替代的 。他的两个宝宝都是从喝母乳开始的 。
在荷兰 , 孩子前6个月必须喝母乳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 国家给了妈妈足够的假期 , 去完成母乳喂养的使命 。“可是在中国 , 宝宝两个月的时候 , 有的妈妈就要上班了 , 有的宝宝就吃不到母乳 , 即便妈妈上班途中回家喂奶 , 但达不到按需哺乳的要求 , 这对宝宝是不公平的 。
竞争激烈 , 父母工作繁忙 , 但是——给孩子的时间不能少
在中国的工作环境中生活 , 竞争非常激烈 , 如果稍一松懈可能就会退步 , 不得不把大多数时间花费在工作上 ,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虽然孩子主要由妈妈照看 , 而且对于妻子照看孩子的能力也完全信任 , 但是 , 马克每次回到家 , 一定会尽心充当大朋友的角色 , 陪孩子们玩 。所以孩子也每天盼他下班 , “他们把我当成了好朋友”显然 , 他有些得意 , “如果孩子少了父爱 , 接触不到来自父亲的思维方式 , 将来会有问题的 。
”只要孩子有要求 , 他会尽量满足他们 , 孩子们知道爸爸会给予更圆满的答复 。
交流 , 其实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父母需要知道 , 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快乐
孩子从出生时 , 就与大人有了交流 , 而到2岁 , 孩子才开始使用语言 。父母会感觉到在这种不断的交流中 , 跟孩子的感情越来越深 , 感情的积累也一天比一天多 。“现在他们一门心思想的是怎样玩 , 怎样高兴 , 而跟他们在一起时 , 我想的也是怎样让他们快乐 。”只要空下来 , 马克就会陪孩子玩 。晚上给孩子讲故事 , 陪他们阅读 , 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旅游 , 去吃他们喜欢吃的东西 。
马克眼里:中国妈妈和荷兰妈妈的不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