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和乳糖不耐受( 二 )


但除了腹泻外,宝宝没有其它异常情况,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稳,体重按正常速率增加,无脱水表现,大便化验也无异常 。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 。
乳糖酶缺乏是广泛存在的世界性问题,不同国家乳糖不耐受发生的高峰年龄段不同,日本在7~8岁,非洲在3~5岁 。
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4大城市3~13岁1168名健康儿童调查显示:我国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较高,87%的儿童乳糖不耐受发生在7~8岁 。
乳糖不耐受的三种类型
乳糖不耐受一般分为三种: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
1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是指从宝宝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 。
判断方法:无论饮用母乳、牛乳,均可导致明显的腹泻,停止喂乳或代之以米汤类食物喂养,腹泻消失,即为先天性乳糖缺失或低下 。
2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
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发病率与年龄、种族有关 。在所有乳糖不耐受的类型中,成人乳糖酶的缺乏是最为普遍的一种 。
3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严重的营养不良等 。机体疾病康复后,乳糖酶缺乏可能会持续存在,或逐渐恢复正常 。
母乳性腹泻需要断奶吗
看到宝宝喝自己的奶,不仅没胖反而瘦了,许多妈妈都会不得不给宝宝断奶 。
其实不需要完全断奶,一般来讲,病情较轻者妈妈给宝宝哺乳时,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一次不超过50毫升为宜 。每天多喝几次,仍然可达到宝宝必需的奶量 。
如果宝宝还是出现母乳性腹泻,那么可以通过这饮食调理、添加乳糖酶、应用益生菌这三种方法来改善宝宝腹泻问题 。
母乳性腹泻的三种改善方法
1
母乳调理:
妈妈给宝宝哺乳时,可采取少量多次食用的方法,一次食用量不超过250毫升为宜 。
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妈妈还要限制一天中摄入乳糖总量,一般乳糖限量为12克 。
2
添加乳糖酶:
外援性的乳糖酶也可以提高乳糖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如果宝宝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妈妈可将乳汁用吸奶器吸出,加入一片乳糖酶,再用奶瓶喂宝贝 。
需要注意的是:乳糖酶片不宜长期食用,当腹泻情况好转,应渐进式慢慢替换回母乳喂养或原配方奶粉 。
3
应用益生菌:
服用肠道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做法,家长给宝宝服用时应先咨询医师 。
【母乳性腹泻和乳糖不耐受】wwW.3mama.Com文②章,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