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荷兰父母的三对比( 二 )



此外 ,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还有一句口头禅:“绝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所谓起跑线指的就是学校教育 , 很多家长不惜一掷万金 , 从小学到大学 , 为孩子层层铺平道路 。实际上 , 人生的起跑线从0岁已经开始了 。
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前教育处长张小红介绍 , 人的脑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个 , 其中70%是在3岁以前形成的 。孩子出生后 , 原来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联系的大脑各部分 , 由于脑神经细胞急剧分裂 , 会长出具有许多分叉的树状突起 , 彼此间才发生联系 。
3岁以前 , 脑神经就是这样完成了60%的配线工作 。在这个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 只要给予丰富、适宜的环境刺激 , 婴幼儿的学习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对1500多名婴幼儿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 , 得出结论:如果以17岁智力成熟作为100%的话 , 那么50%的智力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 。

研究证明 , 0-3岁是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 , 此时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参与下 , 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 , 事半功倍 。专家认为 , 亲子教育是投资回报率最高、最容易成功的事业 。
这一点已得到广泛认同 。

作为北京市第一个亲子教育基地 , 也是市级示范基地 ,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第三幼儿园不断探索着亲子教育的有效方法 。
今年3月 , 其园长马淑英应邀对英国0-3岁的早期亲子教育进行了参观考察 。她说 , 为了落实安南秘书长“确保人人拥有良好的人生开端”的号召 , 英国政府实施了“确保开端”计划 , 由政府拨款 , 动员全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早期亲子教育活动 , 使她深受启发 。


12
中国与荷兰父母的三对比
与众不同的父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前教育处长张小红说 , 我国每年新生婴儿约为2000万人 , 但幼儿园早期教育只是针对3岁以上的孩子 。因此 , 利用亲子园、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 , 加强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 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之一 。
12
中国与荷兰父母的三对比
与众不同的父母


【中国与荷兰父母的三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