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二 )


第2步 , 稳定消化功能 , 协调机体内环境 。由于患儿消化系统以及其他系统功能都处于低应变状态 , 若骤然增加总热量和蛋白质含量 , 可能会造成新的消化不良及降低原有功能水平 。因此应在原来膳食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平衡膳食 , 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
采用婴儿已熟悉的食物 , 观察其消化负荷及耐受情况 , 每三天或五天作适当增量调整 。开始以半流食、流食为主以逐渐扩大胃容量 , 少量多次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 防止婴儿出现低血糖 。待患儿情况稳定及其内环境趋于协调时再进一步调整膳食 。情况稳定的标志是:经过膳食调理 , 食欲逐渐恢复 , 对外界环境开始发生兴趣 , 水肿减轻并逐渐消失 。尽管在治疗后体重可能减轻 , 但这是水肿逐渐消失的结果 , 并非处理不当 。
根据患儿营养及健康情况 , 可采用的食物包括:
高蛋白质类 , 如牛乳、配方乳、肉泥、肝泥、奶酪、鱼粉、蛋黄粉、蛋白粉、豆腐、动物血等;油脂类 , 如植物油、奶油等;其他 , 如米汤、稀粥、豆浆、代乳品、代藕粉、水果泥、菜泥等 。
第3步 ,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实施高热能喂养 , 在消化功能稳定的基础上逐渐(每3~5日)增加总热能至每天每千克体重585.8~836.8千焦(140~200千卡)和蛋白质3~5克 。此时可适当增加油脂的摄入量 , 以其所提供的热能计 , 可达总热能的40% 。在此期间小儿食欲旺盛 , 皮肤色泽红润 , 眼神明亮、灵活 , 对环境反应明显进步 。膳食结构仍按多餐的方法由半流食过渡到以固体食物为主 。当体重达到现有身高相应水平后 , 食欲会较前回落 , 这是正常现象 , 但皮肤、毛发继续保持原有良好状态 。
第4步 , 赶上正常身高体重 。当患儿体重增至身高的相应水平后 , 机体各脏器功能正在继续好转 。
但总的来看 , 患儿仍落后于同龄儿 。在整个膳食治疗期间要注意充分供给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
更多推荐:
冬季让宝宝健康出行
小儿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
儿童过敏性疾病 切莫掉以轻心
孩子遗传个不高应及早做检查
正畸拔牙不会造成牙齿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