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抗体,育龄期妇女隐形“杀手”!( 二 )


肝血窦内皮细胞是血管内皮在肝内的延续,因此肝内血管内皮细胞和肝血窦内皮细胞、肝细胞均可受到抗磷脂抗体的损害,导致肝内血流迟缓、肝细胞功能障碍,发生肝内胆汁淤积 。另外,雌激素本身可以使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上升,增加抗磷脂抗体对肝细胞膜磷脂抗原的易感性,增加发病风险 。

抗磷脂抗体,育龄期妇女隐形“杀手”!

文章插图
5.子宫内膜异位症(EMT)
诸多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抗磷脂抗体检出率较高,推测可能与腹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引起的腹膜局部发生炎性反应,细胞表面磷脂成分结构发生改变有关,异构的磷脂与脂蛋白结合形成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可与卵巢细胞表面的磷脂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干扰卵子形成或排出,抗磷脂抗体还可与卵子或精子表面成分结合干扰受精过程,导致继发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症 。
所以,对于临床上遇到的病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不孕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内异症,不妨查查或动态监测抗磷脂抗体,看看是不是这“厮”搞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