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新生儿二十种生理状况( 二 )


10、干哭无泪,仅能保持他眼球的湿润 。而且,宝宝在出生时,其泪管是部分或全部封闭的,要等到几个月以后才能完全打开 。
11、马牙,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或“板牙”,系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堆积所致 。于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不可胡乱用针去挑或毛巾去擦,以防引起感染 。
12、乳腺肿大,在新生儿出生1周内,不论男孩,女孩都可出现乳腺肿大,可有蚕豆到小鹤鹤蛋样大小,还可见乳晕颜色增深及泌乳 。乳房肿大要在出生后第2-3周才自行消退 。有些老人认为女宝宝应该挤出乳汁,使肿大的乳腺恢复正常,同时保证以后妊娠哺乳时有乳汁分泌 。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并可能引起感染 。
13、频繁打嗝,一直都有较频繁的打嗝,这是由于横膈膜还未发育成熟 。此外,有时打嗝是由于宝宝过于兴奋,有时则是由于刚喂过奶 。到了3-4个月的时候,宝宝打嗝就会少多了 。若家中的宝宝持续地打嗝一段时间,可以喂宝宝喝一些温开水,以止住打嗝 。
相关链接 肠道病患儿在饮食上注意啥认识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EV71感染多发地区的预防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识别新生儿二十种生理状况
14、溢奶“横躺”的 。另外,新生儿胃的容量较小,贲门括约肌发育也尚未完善,关闭不严,容易引起胃内奶汁倒流 。尤其是喂奶后立即换尿布、哭闹或多动时更会发生溢奶现象 。有时用奶瓶喂乳汁或水时,由于其奶嘴没有被完全充满,致使宝宝吸入空气,造成胃体膨胀而引起溢奶 。溢奶不同于吐奶,吐奶量较多,像喷出来一样,是一种病态,应去看医生,溢奶是生理现象 。注意喂奶技巧,喂后轻轻抱起宝宝,让他的头部靠在妈妈肩上,用手拍其背部2-3分钟 。喂奶后勿换尿布,不要让小儿哭闹,取右侧位可使溢奶减少 。
15、扁平足,新生儿足底扁而平是正常的 。相反,如果婴儿在头几个月里就有很高的足弓反而是一种不良的信号,因为它预示着宝宝会有神经或肌肉方面的问题 。宝宝到了4-6岁的时候足弓才会发育好 。
16、内八脚和罗圈腿,胎儿是以双腿交叉蜷曲,臀部和膝盖拉伸的姿势生长的,因此他的腿、脚向内弯曲 。出生后,随着宝宝经常的运动,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加强,宝宝的身体和脚就会慢慢变直 。
17、惊跳,尤其手指或脚趾会轻轻地颤动,或是受到轻微的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等,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 。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 。此时,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
18、假月经,可出现大阴唇轻度肿胀,或阴道流出少量黏液及血性分泌物,称之为“假月经”,这是由于胎儿时期在母体内受到雌激素的影响,而出生后宝宝体内的雌激素便大幅下降,使子宫及阴道上皮组织脱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般2-3日即消失,不必作任何处理 。
19、红色尿2-5天,由于小便较少,加之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排泄增加,可使尿液呈红色,并在排尿时出现啼哭,多在尿液染红尿布后被发现 。可加大哺乳量或多喂温开水以增加尿量,防止结晶和栓塞 。
20、青痣、臀部及背部等处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不高出皮面的大块蓝灰色斑,是由于特殊的色素细胞沉着形成的 。大多在4岁时消失,有时稍迟 。此现象为东方人所特有 。
相关链接 肠道病患儿在饮食上注意啥认识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EV71感染多发地区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