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领导才能( 二 )


在瑞士 , 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能之辈 , 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 。譬如 , 十六七岁的姑娘 , 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 , 上午劳动 , 下午上学 。这样做 , 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 , 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 。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 , 也有讲法语的地区 , 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于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 。
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 , 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 。掌握了三门语言后 , 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 。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 , 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
在原西德 , 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家长从不包办代替 。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这样做 , 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 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 。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全家人外出旅行 , 不论多么小的孩子 , 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 。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 , 应该自己来背 。"上学以后 , 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 , 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 。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 , 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 。
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 , 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




培养孩子的领导才能
“教”给孩子选择权



现在的孩子缺少选择权 , 一切都由大人安排 , 以至于到了上学的年龄 , 习惯性地接受由老师说了算的教育 , 似乎也是寻常事 。
不过 , 在上海市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有些例外 , 在这里念书的孩子有一些选择权 , 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自主拓展型课程 , 尤其是在少先队活动中 , 孩子的这种选择权利就更大了 。校长张鹰认为 , 选择权不是作为学校给予孩子的恩赐 , 而是教育本该有的一种本义 。
如果用英语语法中前缀、后缀等概念来诠释的话 , 选择的前缀是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 , 孩子平时独立购物的机会少之又少 。于是 , 该校老师特意在期终考试后说要带他们出去玩玩 , 设想了几个方案 , 一种是去公园玩半天 , 另一种是去图书馆阅读书籍 , 还有每人带10块钱 , 以小队的形式 , 去“肯德基”吃一顿 。大部分队员选择第三种方案 , 因为他们一爱吃 , 二是因为老师让他们自己买 , 平时出去都是爸爸妈妈买 。
在齐一 , 每个队员都有自己负责的岗位 , 节能员、保管员、领操员、联络员、信息员等 , 都是队员们自主选择的 。对孩子的尊重 , 是教育产生效果的必要条件 。
而选择的后缀是给孩子快乐的体验 。
一位队员发现生活和学习的压力给同学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 于是她为自己找到了“快乐搜索员”的岗位 , 每天负责收集和记录伙伴们的点滴快乐 , 和大家共同分享 。让队员在选择中体味人生的多味 , 这比单一的布置要来得有效 。教育 , 要使孩子产生“久旱遇甘露”的感觉 , 成为快乐的向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