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腾”宝宝的典型三招式( 二 )


2、夜间甩头
闹腾现象:这是一种规律的头部或身体摇晃动作,通常开始于九个月大,男女比例约三比一,绝大多数于四岁时消失 。
原因:据推测可能是一种前庭平衡神经的自我刺激,常被看成是过度性的一种生理现象,而非病态,不需要治疗 。
如何拆招:可以加强护理,如:床头、床栏加护垫等 。
3、夜惊
闹腾现象:好发于幼儿,属于非快速动眼期的睡眠障碍 。多半发生在前半夜,孩子突然坐起来,尖叫、神情错乱、对外界无反应、眼神呆滞,可伴心跳呼吸加速、流汗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持续约数分钟,难以被家长安抚,醒来又说不出为何如此惊恐 。
【“闹腾”宝宝的典型三招式】原因:这种夜惊现象有时因生病、压力、睡眠不足而诱发,但有时找不到任何明显原因 。绝大多数在发作后安然入睡,此种现象在日后几乎都会痊愈 。
如何拆招:家长不必跟着惊慌而想猛力摇醒小孩,因为就算他被摇醒一样不知发生何事,于事无补 。注意睡前不可过度兴奋 。
4、少换尿布
闹腾现象:调查结果发现,穿着传统布尿布的婴儿中有超过50%每晚需要更换尿布超过3次,42%每次更换尿布后,需要5-15分钟才能重新入睡 。另外一组婴儿穿着优质纸尿裤,明显减少夜间更换次数,减少夜间睡眠中断频率 。
如何拆招:有条件可在夜间给宝宝使用纸尿裤 。
闹腾宝宝第三式 就不好好吃饭
“吃饭香香,身体棒棒”现在是小海妈妈最大的愿望 。小海最近一直食欲不振,拒绝任何食物,每次都无情的把头扭开,自己玩玩具,实在不行就以哭相逼,小海妈能怎么办呢?如果幸运的话,小海还会吃一点点东西,真是个不折不扣的闹腾宝宝啊 。
小编点评:宝宝的饮食规律在起作用 。
还是来自我们厉害的科学家的研究:宝宝早期的喂养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先天具有可根据能量需求自我调节进食量,是不是觉得宝宝的身体非常智能呢,因为这样才可以保证他们适宜生长节律而不发生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的发生 。任何与之违背这种规律都会出现发育和饮食行为的问题 。
所以,说我们小孩是个不折不扣的闹腾宝宝可真是冤枉他了 。看看食欲不振的一些原因,就会发现,不能把错都归结到小海身上了 。
原因一:基因及性格以及胃容量和生长速度决定 。
小编建议:尊重人体生物钟理论和个体差异的存在,建议家长不要与其他小宝宝进行横向比较,这往往是造成宝宝压力大,厌倦进食的因素 。
原因二:喂养行为和喂养环境不良 。
小编建议:应早期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例如:吃饭的时候就要跟宝宝说不要玩玩具,吃完了再玩 。
原因三:疾病因素 。最常见是出现了消化不良和缺铁性营养不良性贫血 。
小编建议:应该去找医生叔叔和阿姨,针对病因积极治疗 。
其实,常见的一些婴儿的睡眠问题,绝大多数可由健康的睡眠习惯培养而改善,而睡眠障碍一般也可以随年龄增长而好转 。至于暂时的食欲不振,一般是不会影响正常的正常发育,真正需要治疗的情况并不常见 。其实,妈妈对宝宝的评估要点要放在宝宝的各项生长指标是否正常、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