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成功经验:
充分尊重不断沟通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出现,年轻家长们开始担忧:大部分隔代教育下的孩子个人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这些均不利于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的培养 。但若自己亲手带孩子,年轻的父母又觉为难,“工作太忙碌,哪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呢” 。
于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断想出方法“见招拆招” 。家住天河区的黄女士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 。儿子今年三岁,两年前,黄女士发现孩子开始任性,只要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大声哭闹、扔东西,甚至在地上打滚,奶奶看到孩子哭就马上抱起孩子 。不仅如此,儿子很喜欢吃糖,黄女士就把家里的糖都收了起来 。孩子一想吃糖,就哭着喊着找爷爷拿 。“孩子这样下去一定会被惯得不成样子的 。”心急如焚的黄女士当时有了一个“与长辈们坐下来好好谈谈”的想法 。
“老人家经验毕竟比我们多很多,我们一定要充分尊重,有问题可以提出,但一定要心平气和,要肯定他们的功劳,也要适当地点明不足的地方……”两年过去了,黄女士家的小孩成了小区内出名的“乖孩子”,不仅与同伴玩耍中懂得谦让,大楼上下见了谁都会主动打招呼问好,特别招人喜欢 。
黄女士说:“爷爷奶奶对孙子十分喜爱,自然也就多了一些纵容,这种纵容让孩子养成了不少坏习惯,所以,我在不影响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地跟孩子在一起 。年轻人接受能力强,思想开放,虽说育儿经验少,但现在科学育儿方面的书籍很多,可以边学边育儿,并对过去不科学的育儿方法加以改进 。这样也能减轻老人的负担 。”
此外,黄女士还认为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因为我对老人比较关心、照顾,儿子也自然吸收到 。比如吃东西他会想着我们,现在孩子3岁多吃饭时已经会给大人夹菜 。”
专家观点:
祖辈教育孩子应当甘做“配角”
有多年教育工作经验的广州市第一中学退休老教师潘老师认为,年轻父母和祖辈老人都要懂得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在抚养、照料和教育这些事上,父母对孩子的作用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祖父辈们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全权代替,把握好‘配角’的角色 。”
潘老师已是6个孙子孙女的奶奶和外婆,作为“过来人”又是教育专家,她总结出一套教育心得:“当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孙辈常会向祖父辈寻求庇护,这个时候,祖父辈不应袒护孩子 。”潘老师表示,有关孙辈生活大事的决定权都应该交给孩子的父母和孩子自己,祖父辈可以提出自己的经验帮助儿女共同教育孩子 。
此外,潘老师还特别提醒祖辈们要学会学习,和孙辈共同成长 。“作为祖父辈,应虚心接受一些新知识 。可以选择适宜的学习途径,如看电视、报纸等,在短时间内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 。不能忽略了孩子这个重要的学习对象,多和他们交流分享,能获得在其他人那里得不到的资料,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
母婴频道专家提醒:虽然我们说老人带孩子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老人带孩子还是有很多优点值得年轻人学习的 。
(编辑:苗皓)
【老人养育宝宝真会让宝宝变自私么?】
- 生活中妈妈一定要多给宝宝一些夸奖和鼓励
- 吃dha的宝宝真的聪明么 宝宝dha怎样才能科学补充
- 巧妙应对4类不听话的宝宝
- 应该怎样引导比较害羞的宝宝融入团体中呢?
- 宝宝吐奶块怎么办
- 宝宝出牙问题
- 宝宝断奶后喂养抓住5大关键
- 小心五种气味毒害宝宝健康
- 日本父母根据血型教育宝宝
- 妈妈们给宝宝退烧的四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