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给宝宝制定规则吗( 二 )


宝贝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们的感受、想法、行为与成年人是不同的 。
一个2岁的宝贝跑到外面的路上去,只是要去把他的球捡回来,想法突然间产生之后,紧接着就是行动,中间不会有任何的思考 。如果一个宝贝非常喜欢小伙伴的某个玩具,他就会去把它“拿”来 。成年人在有了欲望之后可能会停下来,掂量一下所要采取的行动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是否符合规范与道德,而宝贝往往不会这么做 。例如,在桌子下爬来钻去的子仁或许是觉得好玩而这么做,因为坐在儿童椅上实在不是他的所愿,并且他也不可能安静地坐在那里听大人们说话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先想宝贝所想” 。
如果父母在做出决定时首先从宝贝的立场考虑,那么对他们的教养就会具有很好的效果 。
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最初我们总是感到担心,害怕会让宝贝们控制了我们,因为我们觉得宝贝小不懂事,我们只需要教育他们听从大人的话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就行,也许我们自己就是带着这样的观念长大的,我们的父母总会说“我是你妈,才会管你……”于是,我们今天也用相同的方式去教养自己的宝贝 。然而,我们发现顾及宝贝们的观点实际上有助于对他们加以监督和管理 。
了解宝贝成了我们懂得如何去教养他们的关键,他们知道是我们在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我们会帮助他们成为听话的宝贝 。爸爸妈妈最了解他们,在他们心里和我们心里对这一点都确信无疑 。
如果父母在宝贝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宝贝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 。
那么,这种亲子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支持、相互接纳的稳定关系 。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宝贝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
例如,当子仁听到“小姐姐坐得好”时,那也就表示“我不如别的宝贝好”……父母常常会不自觉地说“你看XX会讲故事”,“XX会自己吃饭”,“XX的画画得真好”……这种方式会让宝贝产生羞愧,感觉父母并不全然地对待自己,父母爱的前提是“我要比别人好”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小的时候对父母的要求做出妥协或遵从,到宝贝11-12岁时,也会产生大的亲子关系冲突,因为在宝贝的心里,对父母的信任是有条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