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官窑七大鉴定技巧 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三 )



手把手教你官窑七大鉴定技巧 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文章插图


制成的宋官窑瓷胎骨有厚薄两种,厚者5毫米左右,薄者3毫米左右 。宋官窑瓷胎土细腻温润,特别是一些精品由黑或紫黑土烧成胎后其质如同古代笔砚(端砚石类),有笔砚胎之说 。如用砂纸打磨可感十分细腻滑润,绝不含砂,玉质感直追或类似古笔砚的效果 。如你有藏品困于出手,想找正规公司进行参拍,可与福羲拍卖邢女士沟通,壹伍柒 六六一九 捌肆柒二 这一点,在南宋叶寘《坦斋笔衡》的书中对宋官窑瓷所用胎土已经说得很明白:“澄泥为范,极其精致”,就是指宋官窑瓷胎是用澄泥所做,特别细腻精致 。而澄泥,特别是古澄泥这种极细之物是专门用来制作澄泥砚的,其弥足珍贵至今已无法找到 。所以要仿出细腻如笔砚效果的宋官窑瓷胎对于现代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 。

手把手教你官窑七大鉴定技巧 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文章插图


气泡
以失透润泽型为例 。其特点如古人形容该类宋官窑瓷汽泡时所说的“聚沫攒珠”形态,放大镜下可见如吹出的液体沫般一个泡紧挨一个泡,如下面三种:
(1)细密形 。汽泡极细小密集 。30倍放大镜下仿佛密集细小针尖紧挤在一块儿 。80倍放大镜下,如煮米粥,汽泡分多层,上层汽泡仿佛从被煮烂雾化的米粒肚子中鉆出,而下层有更小汽泡浸在模糊雾状背景之中 。

手把手教你官窑七大鉴定技巧 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文章插图


(2)雾态形(难见汽泡型) 。30倍放大镜下平润模糊如雾态 。能见一些极小汽泡浮出表面或难看到汽泡 。80倍放大镜下可见深处球形白色雾团中埋藏有数量不多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的汽泡 。比正常的“聚沫攒珠”汽泡量少得多,也有专把这类在30倍放大镜下看不到多少汽泡的定为无汽泡型 。

手把手教你官窑七大鉴定技巧 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文章插图


(3)密集形 。30倍放大镜下可见汽泡密集紧挨如阵,泡比第一种略大些,个别偶尔可见一两个大汽泡在某一区域,可称为“寥若晨星” 。80倍放大镜下可见多层泡,大泡于上,中小泡于下,泡外均为雾态充斥粘连 。

手把手教你官窑七大鉴定技巧 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文章插图


需要提示的是,宋官窑瓷汽泡的“聚沫攒珠”态,在80倍放大镜下可见深浅大小层次,而在30倍放大镜下则显平齐、紧密,这种两重性特点或称做有“立体感”,是现代仿所达不到的 。
底足的差异
宋代官窑器有满釉裹足支烧和足根露胎垫烧两种,前者器底有支钉痕,后者足根露胎为铁足,足部修胎比较粗糙,底部无款识 。雍正仿宋官窑器除了足根施以酱釉以外,其足部修胎十分精细规整 。

手把手教你官窑七大鉴定技巧 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文章插图



手把手教你官窑七大鉴定技巧 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文章插图


口部特征
宋官窑瓷口部大多呈上扬状态,口部边沿比较尖薄,有刮手或挡手感,釉汁下淌微露胎色或胎体 。黑胎器物则呈现一圈微黑或紫黑色,被称做“紫口” 。有一些器物由于历史阶段造型工艺不同或口沿较平润不能使釉汁下淌则没有明显紫口 。灰胎器物也没有紫口 。“紫口”一般只在黑胎器物上得以表现 。有的口部釉下淌较多在口部以下还形成一圈很明显的屯釉现象 。极个别器物还在口部的芒口部位如同定窑那样略施酱色护胎釉进行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