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珍贵的礼物教案反思( 二 )


师:贝贝要原谅小豆子 , 可贝贝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表现“原谅”呢?
(教师就扮演小豆子 , 鼓励幼儿通过语言或用动作表现原谅他人 。)
师:(小结)贝贝学你们的办法笑一笑、抱一抱、握握手、说句“我们不生气” , 效果可真灵 , 贝贝头上的怒火不见了 。接着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出示第四幅图)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 贝贝又收到一份更大的礼物 , 是一匹修好的小斑马 , 还有好多好多的爱心 , 谁爱贝贝了?(教师与幼儿一起看爱心:教师爱贝贝、小豆子爱贝贝、爸爸、妈妈爱贝贝、许多小朋友们都爱贝贝 。)
师:(小结)原谅多么美好啊!当别人不小心做错了事 , 我们就该原谅他 。
活动反思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与幼儿的有效互动 , 为了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 同一节课我前后尝试了四次教学活动 , 不断反思自己的语言回应出现的一些问题 , 并逐步改善 。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佳 。我发现,幼儿只会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 , 而不像我预期的那样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而我对此进行回应的提问提升性不够、递进不明显 , “是不是”“好不好”等单一性提问偏多 。另外 , 活动中完全没有体现对大班孩子的语言要求 , 如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等 。
第二次试教虽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 但我突然明白了活动中哪些地方该重点引导幼儿讨论 , 哪些地方教师应注意引导 。因为“礼物”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移情体验他人的心理 , 因此 , 贴表情谱的目的应是帮助幼儿揣摩他人的心理 。而我在试教时只是让孩子贴了表情图 , 却没有引导他们将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动说深说透 。
另外 , 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词汇较单一 , 有时甚至词不达意 , 这些都需要教师想办法激发幼儿使用准确而又有变化的词汇 。
第三次试教基本达到了移情环节说深说透的目标 , 难点也有突破 。不小心弄坏同伴的玩具该怎么办?每次活动一到这个环节就容易冷场 , 这次我用了激将的语言:“刚开始想办法比较容易 , 越到后面就越难 , 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难 , 还能想出好办法来 。” 既体谅幼儿又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在前三次教学的基础上 , 第四次时我又做了一些微调 , 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
总结四次教学 , 自己采用的有效回应策略包括:
1.提醒
如一开始问幼儿有没有收到过礼物时 , 有些幼儿可能因为没有注意收到过的礼物或认为礼物就是指教师图片上展示的包装精美的礼物 , 就不暇思索地回答“没有” 。幼儿的回答让我有点出乎意料 , 但一想 , 首先 , 幼儿没收到礼物的可能性很小;其次 , 这个问题很必要 , 能激发幼儿联想到他自己收到礼物时的快乐心情 , 可以为后面体验礼物被弄坏后的心理做必要的情感铺垫 。
于是我提醒幼儿说:“生日蛋糕、玩具有没有收到过呢?”这样一提醒 , 幼儿马上想起来自己是收到过礼物的 。
2.鼓励
前几次听到幼儿用“给生气的幼儿一杯水喝”“给生气的幼儿吃颗糖”等方法时 , 我觉得这些办法太一般 , 没有给予积极回应 , 结果课越上就越没劲 。后来当幼儿说“喝杯水就不生气”时 , 我大声肯定了他的说法:“真正的水是能灭火的 , 喝杯水也许能灭了心理的怒火 , 是一个好办法 。”有的幼儿说“弄坏了同伴的玩具 , 可以先告诉妈妈 , 再卖个玩具给他”时 , 我马上说:“我很欣赏你的办法 , 我们做错事时通常是不敢向妈妈说的 , 这位小朋友能主动承认错误 , 真了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