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习惯会让宝宝成斗鸡眼!8岁前不治疗或影响一生( 二 )


第一次发生斜视,最容易出现在婴幼儿阶段,特别是3岁大 。当然,更大一点的孩子甚至成人,也可能发生斜视 。
孩子斜视的话,会经常磕磕碰碰,容易发生碰伤,甚至上下楼梯容易踩空摔倒 。
再大一点,丧失立体视觉的人,不能正常打乒乓球、羽毛球等,无法观看3D电影,不能开车,选择职业也会受到限制,比如建筑师、外科医生、警察、飞行员都不行 。
斜视分很多种 。我们平时说的“斗鸡眼”,是眼球向内靠拢,也称为内斜视 。眼球向外分开,是外斜视,也就是“斜白眼” 。
还有的眼球一高一低,这是上斜眼、下斜眼 。

这个小习惯会让宝宝成斗鸡眼!8岁前不治疗或影响一生

文章插图
斜视的形态很多 。
从时间来看,有的孩子是一直斜视,但有的孩子是一阵子斜视,过了一阵子不斜了,但再过一阵又斜了 。
从距离来看,有的孩子是看远处或者近处都是斜视,但有的孩子是看远处才斜视,也有的是看近处才斜视 。
从两只眼睛来看,有的孩子一直是某只眼睛斜视,但有的孩子是两只眼睛交替斜视 。
斜视可以总是某一只眼斜,也可以两眼交替出现斜视 。
斜视还分真性和假性 。
很多一两岁的宝宝,视线似乎是交叉的,但实际上并不是斜视 。
这是因为宝宝的鼻梁骨还没发育好,比较平坦,靠内侧的眼皮遮住了一部分白眼珠,加上两眼距离又比较近,看上去就像是斗鸡眼 。
随着孩子鼻骨的发育和两眼距离的增宽,这类“斜视”会自然逐渐改善 。
所以,家长检查不出来自家孩子有没有斜视,也是很正常,需要专业检查手段,最好找医生检测 。
引起斜视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并不是说给孩子挂了床铃就会引起斜视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诱因而已 。
但及时检查孩子有没有斜视,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 。别等孩子的视力无法挽回了,那后悔都来不及了 。
不过,5个月以内的宝宝如果有点“对眼”,也不用太紧张 。
一般来说,宝宝从出生开始到5个月大,出现内斜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眼球还没有发育完全,双眼注视能力和眼睛协调性都不够好 。
但当宝宝6个月大以后,眼球还是出现偏差,就应该带宝宝去看医生,确定一下是不是内斜视 。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情况,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斜视:
两眼的视线会交叉
看电视习惯走到电视跟前
经常眨眼睛、揉眼睛
喜欢外着头看东西
容易摔倒,上下楼梯容易踩空
经常眯眼看东西,经常侧着头看东西
和你对着坐时,一只眼总是斜看着旁边,好像心不在焉似的
就算家长没发现自己孩子有斜视的情况,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有些斜视需要专业的手段才能发现 。
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在9个月大的时候进行第一次检查 。当然,如果在宝宝9个月前就发现眼睛有异样,就应该提前检查 。
如果宝宝在9个月大时,视力检查没问题,那在孩子读幼儿园前,需要再检查一次 。
这个小习惯会让宝宝成斗鸡眼!8岁前不治疗或影响一生

文章插图
斜视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发展成弱视 。斜视是弱视最常见的原因 。
从孩子出生到7-8岁之间,大脑和眼睛之间一直在打通视觉通路 。但如果一只眼睛发生了斜视,那么大脑通过对焦以后,发现这只眼睛传来的图像不准,久而久之,就会忽略这只眼睛传来的图像,这只眼睛的视觉通路就受到了限制 。
在7-8岁前,这种视觉通路还能改变 。但过了这段时间,大脑的视觉通路和“看得见”的部分就完全形成了,不能改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