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避免溢奶( 二 )


3.怎样才能避免孩子吐奶、溢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吐奶”和“溢奶”时要护理好孩子
第一步,抱起孩子:孩子吐奶时,最好是赶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持续20分钟左右,或者抬高孩子的头部、直接抬起上半身也可以,轻轻地拍孩子的后背,这样可以防止吐出来的奶液进入气管导致窒息 。
第二步,检查孩子:检查孩子的脸色是否正常,如果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很快就会变为正常的脸色,孩子就没有大问题 。如果孩子脸色异常,要及时去看医生 。
第三步,清洁:把孩子嘴边、脖子上、耳朵里的奶液清理掉 。嘴边和脖子用柔软的纸巾擦拭,或者直接用清水清洗,用纱布巾擦干 。耳朵里的用棉棒轻轻的擦拭一下,不要碰到耳道深部 。
第四步,喂养:用勺子一点点地给孩子喂水,如果孩子没有再吐,就可以再喝一些水 。孩子吐出很多奶后,还会饿,还想吃奶,就可以给他喂一些,要比正常的量少一半多 。如果孩子的状况已经恢复到之前的样子,可以再喂一些奶,补足吐出的奶量 。
预防“吐奶”和“溢奶”,拍嗝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方法
看了上面的原因,我们也知道了,吐奶和溢奶虽然和发育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和喂养护理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还是有办法预防孩子吐奶和溢奶的 。我们都知道最常用的方法是拍嗝,当然是个好方法,也很重要,但是并不是只拍嗝就能预防所有吐奶、溢奶问题,还需要全方位的进行护理 。
01、拍嗝
美国儿科学会介绍了三种拍嗝方式,竖着抱孩子、让孩子坐在膝盖上、让孩子趴在腿上,选择一个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就可以,我比较喜欢竖着抱孩子的方式,这种方式更容易操作 。
有很多妈妈问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不要拍嗝,如果孩子晚上吐奶或者溢奶的话,就需要拍嗝,如果晚上表现很好就不需要拍嗝 。我家两个宝宝晚上几乎没有吐奶或者溢奶过,除非是生病了,所以我并没有在晚上拍嗝 。
02、喂养方式要科学
少量多次喂奶: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来说,自己可以估算一个时间,平时吃40分钟就能吃饱,可以在孩子吃30分钟时停止喂奶,这样可以减少喂奶的量 。其实孩子吃饱的时候就开始贪玩,一边吃一边玩,心不在焉,没必要继续喂 。对于奶粉喂养的孩子来说,可以控制每次的奶粉量,找到孩子不吐奶或者不溢奶的量,每次固定量喂奶,频率稍微增加一些就可以 。
把握好喂奶时机:虽然提倡按需喂养,但是也能够摸索出孩子饿的时间,比如白天可以2个小时喂一次,晚上可以3-4个小时喂一次,适合孩子自身的需求,就不会在孩子过度饥饿的时候喂奶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有的吃奶的频率会特别高,妈妈们也只能多担待了 。我家两个宝宝在新生儿期就是特别磨人的,白天一小时吃一次,每次吃40分钟,晚上2小时吃一次,也是吃40分钟,不过2个月以后就会好多了 。
冲泡奶粉温度要合适:冲奶粉的温度也不需要用温度计测量,也不能用嘴尝,而是用手背去试,不是用手背碰奶瓶,而是把奶瓶朝下滴出几滴奶水到手背上,感觉温热不烫就是合适的 。如果家里有能调节温度的热奶器,也会比较方便 。
喂奶姿势要正确:喂奶的姿势选择抱着喂更好,孩子的身体倾斜45度并抬高头部 。要让孩子含住整个乳晕,减少空气进入 。奶瓶的角度也要倾斜45度,让孩子尽量多的含住奶嘴,也是为了减少吸入空气 。
不要急于翻动孩子:喂奶后,不要着急让孩子躺在床上,先拍嗝或者竖立20分钟左右,再把他放到床上 。不要着急和孩子玩闹,让他躺着休息一会儿 。先给孩子换尿布,再喂奶,也是减少翻动孩子的一个必要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