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画的价格 齐白石虾图真迹多少钱( 二 )


《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首页为齐白石题款“可惜无声,壬午春,花鸟工虫册”,上有两方印章:“悔乌堂”和“白石题跋” 。作品均以植物花卉和昆虫搭配,荷花、稻穗、牵牛花、水仙等花卉恣意描绘,螳螂、蜻蜓、蝉、蜂等动物则穿插其中,或栖息树叶之上,或追逐于花阴之下,或振翅欲飞,栩栩如生、跃跃欲动,虽然都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花鸟草虫,但是齐白石赋予它们一种永恒的美感,充分体现了齐白石“为万虫写照”的高超技艺 。作品表现技法多样,工笔、写意、兼工带写,因景而用;构图或斜倚、或垂直、或对角,整本册页动静结合、疏密搭配、工写穿插,齐白石以率真老辣的笔墨,鲜艳亮丽的色彩,生动自然的造型,以及他天真童趣的心灵和奇特的想象力,创造出一种大自然的律动,一曲无声的乐章 。
3齐白石画虾的故事齐白石老家有个星斗塘,塘中多虾草,幼年的白石常在塘边玩耍,从此与虾结缘 。儿时欢乐的情景也成了他每每题画的素材 。为了画好虾,齐白石在案头的水盂里养了长臂青虾,这样就可以经常观察虾的形态并写生,能更好的了解虾的结构和动态 。这时他的虾画得很像,但墨色缺少变化,眼睛虽然画的逼真但是却缺少半透明的质感 。
吕宜园自幼喜爱书画 。上大学时,他对齐白石就非常仰慕 。上世纪40年代中期,吕宜园住在北京石驸马大街,距离齐白石所住的跨车胡同很近 。有一天,吕宜园随齐白石的同乡应邀到齐宅小酌,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接待 。他们到达之后不久,院子北面的屋子里就准备好了酒席 。屋中的地上还摆满了画,墨色淋漓,并没有干透,正在那里晾着 。这是吕宜园第一次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而且一下子就能看见这么多,真是大饱眼福 。
吃完饭,吕宜园开口向齐白石讨要一张画,老人很爽快地答应了 。随后,齐白石凝神定气,濡染大笔,饱蘸西洋红,先画了两个大桃子,再换笔蘸墨,很快画好了桃枝 。吕宜园仔细观瞧,只见桃大如斗,鲜艳圆润,非常饱满地悬挂于枝头,顿时大喜过望,连连感谢齐白石慷慨赠画,还略带遗憾地说道:“久闻齐先生画虾精妙,可惜我没见过,殊为遗憾,只是今天先生太累了,我不敢再麻烦了 。”
听吕宜园说完,齐白石也不答话,又拿出一张纸,抄起大笔,先在调色盘中把墨调匀,再从小水盂中舀出一勺清水滴入笔头和根部――他要演示虾的画法 。齐白石让笔尖向左,笔头与桌面大概呈40度角,用力一按,因根部被那一滴水给冲淡,所以纸上便现出了一个极淡的圆点,他又随手在圆点的右下角补了一笔,一半压住前一笔,一半露在外面,斜入虾的头部,并在两侧各点了一下;画完这些,他握着笔,一节套一节,以向上隆起的形状画了六节作为虾的身子,再趁势向前一拉,又侧着笔上下两抹,就画好了虾尾,接着添上足和螯,然后用更浓的墨画上虾眼,又在背部点了一下 。至此,虾的主体就画完了 。齐白石换成小笔,开始画虾须 。眼见他只是简简单单地从虾头的前部向后撇了几条长须,一个大虾就画好了,前后所耗费的时间真的还不到一分钟 。   
4齐白石画虾技法62岁时,齐白石在案头水碗里,长期养着数只活虾 。虾儿们的腾跃嬉戏,不单为老人增添了生活乐趣,也为艺术家激发灵感提供了契机,但这时期,他笔下的虾还太重写真,形似而神不足 。66岁,齐白石笔下的虾产生了一次飞跃 。虾身有了质感,头、胸前端有了坚实感 。腹部节与节若断若连,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动,虾的长臂钳也分出三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有力 。虾的后腿由10只减为8只 。注意:郑板桥有句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道明了中国艺术“简化的艺术” 真谛 。齐白石移植于此,获得成功,何其可感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