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不均匀性脂肪肝( 二 )


如果是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人,饭前20分钟饮水,使胃有一定的饱胀感,可降低食欲、减少进食量,有助于减肥 。
脂肪肝的人要注意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即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重视脂肪的质和量,糖类饮食应适量,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 。需要提醒的是,脂肪肝的人应以低脂饮食为宜,并且要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尽可能多吃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菜籽油、茶油等),尽量少吃一些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牛油、羊油、黄油、奶油等),同时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鱼卵、鱿鱼等 。
在糖类摄入方面,应吃一些低糖类饮食,不能吃富含单糖和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冰淇淋、干枣和糖果等 。
3.不均匀性脂肪肝的不(非)均匀性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肥胖合并症、酒精性脂肪浸润、营养性载脂蛋白缺乏、糖尿病进食脂肪或糖类过多、化学性载脂蛋白合成受阻、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 。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 。
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 。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
脂肪肝分为均匀性和非均匀性两种,前者在临床上多见,超声图像具有典型特征,可明确诊断 。后者发病率较低,也称局灶性脂肪肝或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是脂肪肝的特殊类型,超声虽为这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手段,但由于这类病变声像图特殊,超声检查常易误诊为肝血管瘤及肝内占位病变 。
不(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3年8月~2007年6月,职工健康体检9676例,男6321例,女3355例,年龄18~70岁,平均44岁 。其中查出非均匀性脂肪肝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26~58岁,平均42岁 。全部受检者均经腹部超声检查 。
1.2方法使用LOGIQX5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晨起空腹,常规行肝、胆、胰、脾扫查 。重点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特点,肝内管道结构,对肝内病变做详细记录 。
本组39例非均匀脂肪肝29例,表现为不规则的片状低回声,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10例为强回声团块影,边界清晰,形态欠规整,无明显包膜,直径小于5cm,其余肝质回声正常 。
2.讨论
脂肪肝也称为肝脏脂肪变性或脂肪浸润,肝内病理改变多呈弥漫性[2] 。非均匀性脂肪肝称局限性脂肪肝,是较弥漫性脂肪肝而言,两者可互相转化 。
2.1低回声型本组29例 。脂肪浸润不均匀,在小区域内可残存部分正常肝组织,声像图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回声区,病变区为正常的肝组织或轻度脂肪浸润的肝组织,该型需与肝肿瘤相鉴别,以下几点有助于鉴别:
(1)无包膜,周边无声晕;(2)正常组织的低回声区内见有血管穿行,且血管无受压、浸润,移位变形;(3)结合肝脏整体回声表现 。非均匀性脂肪肝声像图的最大特征是无占位效应 。
2.2强回声型本组10例 。正常的肝组织内出现脂肪堆积 。声像图表现为局部出现一个或多个团块状回声增强区域,分布欠均匀,形态欠规整,边界清晰,直径多小于5cm,病灶区为脂肪浸润区,即脂肪肝早期改变,其余肝实质回声正常 。该型易与肝血管瘤混淆,肝血管瘤声像图表现为:肝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强回声,分布均匀,边界清晰,后方回声无衰减,瘤体于肝组织间有小血管的管道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