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童癖”近在身边!网络“晒娃”怎样规避风险?( 二 )



“恋童癖”近在身边!网络“晒娃”怎样规避风险?

文章插图
除了不发布孩子的裸照,出于孩子的隐私、家庭的人身安全、社交规则与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网络“晒娃”,你还需要提醒自己以下几点:
直接发布?不可以!
“宝宝会爬了!”“宝宝长牙了!”对于初为人父(母)的家长来说,是很激动的时刻!迫不及待拍几张照片,随手就发到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晒晒” 。
等等!
相比微博这种开放的信息平台,微信朋友圈表面看起来更加私密 。
但是您细想一下:
微信通讯录里的人,全部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友吗?
有多少“好友”是因为生活、工作、社交,随手添加的并不熟悉的人?
有多少“好友”是没有多少交情的、碍于情面一直没有删除的?
我们根本不了解这些“好友”,更谈不上什么交情!就这样把孩子的照片和日常“赤裸裸”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合适吗?有必要吗?
你可以这样晒!
  • 尽量不在任何人都可见的开放平台随意晒娃,你遇见的,未必是实力创作艺术家 。
  • 为微信“好友”设置分组,具体操作是“通讯录”-“标签”-“新建”-“非熟人”(或其他什么统称),下一次在发布朋友圈时,记得在“谁可以看”中,选择“不给谁看”-“非熟人” 。
  • 在微信“我”-“设置”-“隐私”中,将“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功能关闭 。否则对方即使没有加你为好友,也是可以看到你发布的照片的哟!

“恋童癖”近在身边!网络“晒娃”怎样规避风险?

文章插图
有个人信息?不可以!
和菜头曾在微博发文说明“肆意晒娃的风险”,不少家长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小题大做 。
于是,和菜头通过分析某位家长的微博:
  1. 锁定了她所在的城市 。
  2. 锁定了她的家和工作单位的位置 。
  3. 知道了孩子的真实姓名,生日 。
  4. 锁定了她孩子常去的游乐园和商场位置 。
  5. 分析出了她的家庭结构,经济情况 。
  6. 分析出了他们家的行为习惯,包括老公多久出一次差,她多久去一次父母家,她带着孩子一般走什么线路,每天大概什么时间去哪里 。
报告发出之后,这位家长像疯了一样忙不迭删除了所有微博 。和菜头随后也删除了这份报告 。
一旦泄露家庭具体信息,容易给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创造绑架、行骗、行窃的机会 。
近来在社会新闻中,也常常看见这样的骗局:骗子冒充老师打电话给家长,说“孩子急性阑尾炎”、“孩子摔伤了,紧急送医”,要求汇诊费 。骗子说起来有板有眼,涉及的个人信息准确无误,很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上当受骗 。
你可以这样晒!
  • 不要将孩子姓名(尤其是大名)、固定行程、就读幼儿园等信息发布在网上 。
  • 尽量不要定位家庭住址或孩子的其他常住地点(如爷爷奶奶家) 。
  • 如有必要,记得“分组可见”!

“恋童癖”近在身边!网络“晒娃”怎样规避风险?

文章插图
一天发N次?要慎重!
这女同学啊 。。。生娃之后啊 。。。这微博 。。。就 。。。只能 。。。取消 。。。关注 。。。实在是 。。木法看啊 。。。翻过来 。。。覆过去 。。。都是 。。。她的娃 。。。娃走路了 。。。娃便便了 。。。娃长牙了 。。。又 。。。不是 。。。我 。。。的娃 。。。。。。
——和菜头
《南方都市报》曾做过一项调查:“晒娃狂魔你怕没?”75.44 %的受访者表示“对晒娃行为,虽然不赞成但可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