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怎么按摩( 二 )


药动学
本品经胃肠道吸收,服药后1.5~3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 。半衰期为4小时 。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
[药理作用]本品对痉挛的血管有扩张作用,能增加脑动脉的血流量,特别是根基底动脉的血流量 。另外,本品能调整前庭神经的异常冲动,抑制呕吐中枢及改善眼球震颤,因此可用于眩晕、呕吐的患者 。本品无抗组胺作用,无镇静作用,无麻醉强化作用 。
药动学
本品口服由胃肠道吸收,血中浓度达峰时间为1.5~3h,代谢物由尿中排出 。
适应症:
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眩晕与呕吐(例如椎底动脉供血不全、 美尼尔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低血压、颈性眩晕、外伤或药物中毒)、手术麻醉后的呕吐;对运动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本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梅尼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颈性眩晕和运动病等 。经临床疗效观察,其有效率在80%以上 。本品的优点为疗效高而无嗜睡或过度兴奋等不良反应,对人员正常工作无影响,可作为治疗眩晕症的主要药 。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
25—50mg,一日
3次 。
[制剂与规格]盐酸地芬尼多片25mg
口服,一次25-50mg,一日3次.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25~50mg,每日3次 。肌注,每次10~20mg,每日1~2次 。
[剂型与规格]片剂:
25mg/片 。注射剂:
10mg/ml 。
禁用慎用:
由于本品有轻度抗 M-胆碱作用,故用于青光眼、胃肠道或泌尿道梗阻性疾病以及心动过速时需审慎,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青光眼患者慎用,严重肾功能损害及过敏者忌用 。
不良反应:
主要有口干和轻度胃肠不适,停药后即可消失 。此外有报道,可有幻听、幻视、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嗜睡、不安、忧郁和抗 M-胆碱作用等,偶可见一过性低血压、头痛和皮疹 。
主要为口干、胃部不适,少数患者有耳鸣、药疹、手足发冷感、食欲减退、嗜睡、心悸等 。各种副作用的总发生率约为10% 。出现以上副作用不影响继续治疗 。—般在停药后消失 。
相互作用:
先服用地芬尼多,可降低阿扑吗啡治疗中毒时的催吐作用 。
本品与其他增加脑供血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其抗眩晕的作用 。
眩晕病人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避免情绪波动 。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晕 。眩晕发作期注意饮食要清淡、不饮酒、眩晕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头部不要左右摆动
3.头晕按摩哪个穴位图
按揉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 。用拇指按压百会穴半分钟,先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部四周发散为佳 。
推抹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中间 。用拇指从鼻子向额头方向推抹印堂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
按揉翳风穴 。翳风穴位于耳朵下方耳垂后遮住之处的凹陷中 。用两手拇指或中指按在左右翳风穴上,同时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
按揉头窍阴 。头窍阴位于头部两侧,耳朵后高骨的后上方 。两手拇指同时按压头窍阴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
点按天柱穴 。天柱穴位于颈部,后发际正中旁开大筋外侧 。食指、拇指同时着力,点按两侧天柱穴约1分钟,或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该穴,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
4.眩晕症的穴位治疗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眩晕的发病率已越来越高 。多少年来,世界各国医学家仍没有找到一条根治眩晕病的途径,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研究,中国中医药学会眩晕症防治中心主任王光玲根据中医经络感传的理论发明研制出的神阙穴疗法治疗眩晕症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