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艾灸功效与作用( 三 )


对于平素进食冷食出现腹泻、腹部怕冷、进食后易腹胀等有脾胃功能较弱的患者,可选用足三里穴 。该穴位补脾胃之气,开始进入青春的孩子,由于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因而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的吸收则需要脾胃之气的运作,因而脾胃也被称为后天之本 。
人体长寿第一穴: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使气血化生源源不断、四肢百骸、脏腑均得以滋养,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 。
足三里的止痛作用非常强,主用于腹部疼痛 。凡是腹部疼痛,病因为气滞,血瘀,寒盛,食滞中阻,气虚,血虚,脾虚,胃虚等等引起的疼痛,皆可用之 。
针上三四分钟皆能止痛 。惟有病因为火热者不宜 。但是也可以配合清热穴而用之 。增加食欲的作用 。
足三里有增食欲的作用,能明显增加人的饭量,尤适于小儿食欲不佳者 。
湿气重的患者往往会有头部困重、嗜睡、腹泻、头面部有油渍、舌苔白厚或黄厚等 。
足三里穴如前述具有补脾胃之效,脾胃可以参与运送水湿,水湿除则体健 。因其具有祛除水湿之效,同样可用于减肥 。
足三里穴,通常选用艾灸 。艾灸可以选用直接灸,即在将艾条置于穴位上方约2-3厘米,艾灸至穴位发热后,再适当调整穴位与艾条之间的距离,每次艾灸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宜,每日皆可进行 。注意艾灸要做好该穴位的保暖,可穿长裤 。
妙用针刺足三里,能够有效的调节胃肠道的蠕动,而这种调节是双向的,既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又可以延缓胃肠道的蠕动 。所以体质虚弱的美眉就可以用她来强健身体,而略显肥胖的美眉就可以用其来减肥 。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杨痿,移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
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拇指指面按压与足三里上,垂直向下用力,按压的同时可以配合按揉 。
其余四指握住小腿,协助拇指发力,是刺激能充分达到肌肉深处 。按压的深度以穴位出现酸、麻、胀、痛感为宜 。按压的时间约20分钟即可,每日都可以操作 。
经过以上大概的了解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吧 。
5.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及功效是怎样的?
01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
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取穴位置: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 。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 。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 。
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
足三里穴功能: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主治:胃痛,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纳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乳痈,目疾,喉痹,头痛,失眠,眩晕,心悸,怔忡,气喘,虚劳,黄疸,水肿,癫痫,下肢痹痛,瘫痪或麻痹,脚气,急、慢性胃肠炎,溃疡病,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