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卵巢早衰终于好了( 二 )


(三)围绝经期症候群在绝经前后,患者可出现潮热、自汗、失眠、抑郁、紧张、心悸、头痛、乏力、液体潴留、背痛、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发作性头晕、皮肤感觉异常等,Kupperman评分有助于判断围绝经期症候群症状的轻重 。
(四)绝经后表现 若绝经时间较长,患者将出现性欲降低,性交困难或性交痛,尿急、尿频、排尿困难、夜尿或压力性尿失禁等萎缩性阴道炎和萎缩性尿道炎症状 。妇科检查见外阴萎缩,阴道萎缩、粘膜苍白、变薄、点状充血出血等老年萎缩性阴道炎改变 。
(五)伴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 常见的有桥本甲状腺炎、Addison病、Crohn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表现 。
(六)激素水平变化 F'SH和LH持续在40IU/L以上,E2常低于100pmol~/L,P低于2nmol/’L,Elias等测定首次就诊的卵巢早衰患者的血雄激素水平后发现,POF’患者的血睾丸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与同年龄妇女近似,雄烯二酮水平低于正常同龄妇女 。若伴有甲状腺或肾上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引起其功能低下,则皮质醇、T3、FT3、T4、FT4水平低下,ACTlH及TSH水平升高 。
(七) B超检查经阴道或直肠B超检查可发现子宫缩小,内膜变薄,卵巢测定值缩小,约.40%的患者卵巢内可有卵泡存在,但直径在lOmm以下 。子宫和卵巢大小与绝经后的年限有关 。林守清等测定绝经后子宫萎缩和卵巢缩小的变化后发现,绝经后即出现卵巢体积缩小,绝经后1年的右卵巢体积仅绝经前的62%,绝经后2年为绝经前的46%,绝经后5年为绝经前的48%,10年后仅为绝经前的38% 。
子宫体积缩小相对较慢,绝经后2年仅缩小7%,5年缩小28%,10年缩小33%,绝经后的子宫内膜逐渐变薄,很少超过5mm 。
(八)腹腔镜检查卵巢体积缩小,很难见到发育中卵泡和排卵孔,无黄体形成,子宫体积缩小 。梁占光对300余例月经紊乱妇女进行腹腔镜检查后发现,卵巢体积小于2cm×1.5cm×1cm时或少见发育卵泡者,血FSH已经开始升高,卵巢功能将在2年内衰竭 。
四、卵巢早衰对健康
的长期影响
(一),骨质疏松雌激素和孕激素均可抑制骨吸收,防止骨丢失,预防骨质疏松 。卵巢功能衰退后,血雌、孕激素水平降低,骨丢失加快,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临床上出现骨质疏松表现与骨峰值密切相关,过去的横断面研究显示,妇女的骨峰值年龄在30岁左右,近年来的纵向研究发现,妇女骨峰值年龄约20岁左右,通过躯体大小的校正后,骨峰值无性别差异,20岁以后,两性大多数部位骨的年丢失率为O.5%一l%,绝经前后的5~10年,骨丢失加快,每年约1.8%~3.5%,绝经10年后骨丢失速度有所下降 。
无论任何年龄,绝经后的骨丢失率都基本相似,卵巢早衰患者由于绝经年龄早,绝经时的骨峰值较高,出现骨质疏松症状与绝经年龄的间隔时间相对较长,但过早绝经,骨丢失的提前加速,使卵巢早衰妇女的各部位骨密度较同龄妇女低,各年龄段的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发生率较同龄妇女高 。
1个标准差,病程超过半年的患者,近半数股骨颈骨密度低于同龄妇女1个标准差 。
(二)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自血管形成之日起,血管的粥样硬化性变化就已经开始,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遗传背景、不良的生活经历等均影响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近60年的研究已经发现,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差异是引起绝经前妇女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低于同龄男性的主要因素,补充雌激素可降低绝经后妇女各年龄段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