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退烧推拿穴位( 二 )


一般宝宝发烧在38度以下建议物理降温(象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3.给患儿频频喂温开水或维C果汁,一晚250毫升 。
4.用冰袋敷额头 。
5.高烧你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等),这种物理降温法效果很好,我儿子发高烧时用过,可以退烧一度左右.一般要在体温39度高烧以后才用退烧药,象安乃静滴液,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 。
4.小儿推拿退烧的穴位在哪个位置?
1 开天门100次
1、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
2、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
3、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
推50~100次 。
4、功用:醒脑、镇惊、安神 。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
2 推坎宫100次
1、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
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
3、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 。
推50~100次 。
4、功用:疏散解表、提精神 。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
3 运太阳100次
1、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
2、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 。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
3、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 。
运50~100次 。
4、功用:开窍、醒神 。
5、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 。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
4 清肺经200次
1、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
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
3、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
4、功用: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
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
5 清天河水200次
1、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
2、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
3、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 。
推100~200次 。
4、功用: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6 退六腑200次
1、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